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8 04:45:30

肾气丸

《备急千金要方》肾气丸

治虚劳肾气不足,腰疼阴寒,小便数,囊冷湿,尿有余沥,精自出,阴痿不起,忽忽喜悲方。
地黄(八分) 远志 防风 干姜 牛膝 麦冬 葳蕤 山药 石斛 细辛 骨皮 甘草 附子 桂心 茯苓 山萸肉(各四分) 苁蓉(六分) 钟乳粉(十分) 羊肾(一具)
上十九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五丸,日三。稍加至三十丸(《古今录验》无远志、防风、干姜、葳蕤、牛膝、骨皮、甘草、钟乳,有狗脊一两,黄 四两,人参三两,泽泻、干姜各二两,大枣一百枚)。
又方 治男子妇人劳损虚羸,伤寒冷乏力,无所不治方。
石斛(二两) 紫菀 牛膝 白术(各五分) 麻仁(一分) 人参 当归 茯苓 川芎 大豆卷(一具)
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再,渐增之。(一方有苁蓉六分。
又方 此方胜胡公肾气丸及五石丸。
地黄 茯苓 元参(各五两) 泽泻 山药 山萸肉 桂心 芍药(各四两) 附子(三两)
上九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以知为度。(《翼方》有丹皮四两)
又方 治肾气不足羸瘦日剧,吸吸少气,体重耳聋目暗百病方。
桂心(四两) 地黄(一斤) 泽泻 薯蓣 茯苓(各八两) 丹皮(六两) 半夏(二两)
上七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三服。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肾气丸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肾气丸

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牡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枚(炮)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渐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白饮下亦可。
消渴,脉浮有微热,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肾气丸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肾气丸

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牡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枚(炮)
右八味,捣筛,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渐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不能饮者,白饮下之。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肾气丸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医述》肾气丸

按∶加减肾气丸,《济生》以附子为君,薛新甫用茯苓为君,合之牛膝、车前,治腰以下之水。然而肾之关门不开,必以附子回阳,蒸动肾气,其关始开,胃中积水始下,以阳主开故也。关开,即不用茯苓、牛膝、车前,而水亦下;关阖,则茯苓、车前用至无算,抑莫如之何矣。用方者,将君附子乎,抑君茯苓乎?(喻嘉言)
引用:《医述》肾气丸
下载:《医述》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肾气丸

(见妇人杂病中)
【集注】
尤怡曰:饮,水病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苓、桂、术、甘益土气以行水,肾气丸温阳气以行水,虽所主不同,而利小便则一也。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下痛引缺盆、欬嗽则转甚。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按】
此条古本内于「四肢历节痛」之下有「脉沉者有留饮」一句,当另为一条,始合论脉之义。短气而渴之「渴」字,当是「喘」字,四肢上当有缺文,皆传写之□。
【注】
停饮初病,即以小半夏汤加茯苓、五苓散、肾气丸等药治之而愈者,微邪也。若邪甚而不去者,留于心上则阻心阳,必背寒冷;留于□下则得肝气,必□下痛引缺盆,欬嗽转甚,留于胸中则壅肺气,必短气而喘;留于身体则塞经络,必四肢历节痛也。由此推之,留于脾则腹肿身重,留于肾则囊足胫肿,理必然也。

膈上病,痰满喘欬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
【注】
伤饮之病,留而不去,谓之留饮;伏而难攻,谓之伏饮。伏饮者,乃饮留膈上伏而不出,发作有时者也。即今之或值秋寒,或感春风,发则必喘满欬吐痰盛,寒热背痛腰疼,欬剧则目泣自出,欬甚则振振身动,世俗所谓吼喘病也。
【集注】
程林曰:痰饮留于膈,则令人喘欬吐;发于外,则令人寒热,背痛、腰疼;欬甚则肺叶举,而目泣出;喘甚则息摇肩,而振振身□。如此剧者,必有伏饮。

脉浮而细滑,伤饮。
【注】
凡饮病得脉浮而细滑者,为痰饮,初病水邪未深之诊也。
【集注】
李□曰:饮脉当沉,今脉浮者,水在肺也。

脉沉者,有留饮。
【按】
此条系在四肢历节痛之下,今分在此。
【注】
凡饮病得脉沉者为留饮,水邪将深之诊也。
【集注】
程林曰:脉得诸沉者,当责有水,故脉沉者为水饮。
李□曰:经云:沉,潜水蓄是也。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按】
「此为留饮欲去故也」句,当在「利反快」之下,必传写之□。
【注】
凡饮病得脉伏者,为伏饮,水邪已深之诊也。凡病饮之人,欲自下利,利后通快,此为所留之饮,欲自去而愈故也。若虽利,利反不快,心下续有坚满,乃所留之饮盘结不欲去也,宜攻之以甘遂半夏汤。方中反佐甘草以激之,意在所向无前,即潜伏难攻,水结未有不破者;因自下利,故又佐芍药以约束之。防胜后穷追不止也。
引用:《医宗金鉴》肾气丸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肾气丸

(见妇人杂病中)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注】
脉浮,病生于外也;脉浮微热,热在表也;小便不利,水停中也;水停则不化津液,故消渴也。发表利水止渴生津之剂,惟五苓散能之,故以五苓散主之也。于此推之,曰脉浮,可知上条脉沉也;曰微热,可知上条无热也。且可知凡脉沉无热之消渴,皆当用肾气丸方也。
引用:《医宗金鉴》肾气丸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肾气丸

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集解】
李□曰:方名肾气丸者,气属阳,补肾中真阳之气也。内具六味丸,壮肾水以滋小便之源,附、桂益命门火、以化膀胱之气,则熏蒸津液,水道以通,而小便自利。此所以不用五苓散,而用肾气丸也。

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 子散主之。
【注】
阴寒,前阴寒也,治以温中坐药。蛇 子,性温热能壮阳,故纳之以助阳驱阴也。
【集注】
沈明宗曰:此治阴掣痛,少腹恶寒之方也。胞门阳虚受寒,现证不一,非惟少腹恶寒之一证也。但寒从阴户所受,不从表出,当温其受邪之处,则病得愈,故以蛇 子一味,大热温助其阳,纳入阴中,俾子宫得暖,邪去而病自愈矣。
引用:《医宗金鉴》肾气丸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肾气丸

山药 四钱 熟地黄 六钱 丹皮 三钱 山茱萸 三钱 茯苓 二钱 泽泻 一钱 附子 一钱 桂枝 一钱
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者。
肾家水火均亏,故腰痛。木气失根不得疏泄,故小便不利少腹拘急。肾气丸,补水火二气,木气得根,故愈。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肾气丸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肾气丸

方见前 治消渴小便多者。
木气失根,疏泄妄行,故小便多。肾气丸补水与补水中之阳,木气得根故愈。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肾气丸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肾气丸

方见前
治妇人烦躁不得卧,倚物作息,不得小便,饮食如故,名曰转胞者。
肝阳下陷,故小便不得。肝阳下陷,则胆阳上逆,故烦躁不得卧。胆木不降,阻碍肺气下行之路,故倚物始能呼吸。此名转胞。乃肝肾阳陷,尿胞不举之病。肾气丸,补肝肾之阳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肾气丸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肾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