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容积 检查结果
肺容积是指肺内容纳的气体量,通过测定不同幅度的呼吸动作所产生的容量改变,协助评价肺功能,适用于支气管肺疾病、胸廓和胸膜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正常值
1.潮气量(VT):在平静呼气基础上,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人为500ml左右。 2.补吸气量(IRV):平静吸气后,再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正常值男性为2100ml,女性为1500ml。 3.补呼气量(IRV):平静呼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正常约占肺总量的15%。 4.残气量(RV):深呼气后肺内还剩余的气量。正常占肺总量的25%左右,我国成年男性约为1500ml,女性约1000ml。 5.深吸气量(IC):平静呼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正常约占肺总量的60%。 6.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后,肺脏所含的气量。正常约占肺总量的40%,男性约为2300ml,女性约为1600ml。 7.肺活量(VC):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长成人约占肺总量的75%,我国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 8.肺总量(TLC):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量。我国成人男性约为5000ml,女性约为3500ml。
临床意义
1.肺活量减少,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肺的限制性疾病,如肺肿瘤、肺部炎症、肺不张或纤维化等,引起肺组织受压、萎缩或正常肺组织被病变所代替。 ②胸廓活动障碍,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脊髓灰质炎、脊柱畸形等影响胸廓扩张或收缩的疾病。 ③大容积肺切除术后。 2.功能残气量增加,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肺组织弹性回缩力减弱,如肺气肿; ②气道部分阻塞,特别是呼气时,如支气管哮喘; ③肺切除后代偿性肺气肿; ④胸廓畸形或严重脊柱畸形,引起肺泡过度膨胀以及肺气肿。 3.残气量/肺总量比例增加,可由于残气量绝对值增加(如哮喘或肺气肿),或肺总量减少(如各种限制性肺病或肺充血)引起。 4.肺总量减少,见于广泛肺部疾患,如肺水肿、肺充血、肺不张、肺肿瘤以及限制性通气障碍疾病,也见于气胸或胸腔积液而引起肺组织的压迫,进而影响肺脏的扩张。
[*]肺容积
相关检查
[*]等流量容积
[*]闭合容积(CV)
[*]肺顺应性(C)
[*]小气道功能
[*]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
相关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
[*]妊娠性哮喘
[*]类风湿性关节炎
[*]阻塞性肺气肿
[*]肺气肿
[*]哮喘
[*]小儿哮喘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脊髓灰质炎
[*]过敏性哮喘
相关症状
[*]肺纹理减少
[*]咳嗽伴胸痛
[*]湿咳
[*]关节疼痛
[*]肺含水量增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