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比黏度 检查结果
<div class="post-body"><div class="post-jiancha">全血比黏度不仅检测血液本身(主要是红细胞)的变化,亦可了解血管和心脏的变化。
全血比黏度分为高切变和低切变两种黏度。高发变黏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红细胞变形能力低的血液,其高切变黏度便高;低切变黏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能力,红细胞相互聚集的血液,其低切变黏度增高。
正常值
锥板式血液黏度计检验法 高切:男:2.70~5.20mPa&middot;s 女:1.64~4.78mPa&middot;s 中切:男:5.03~6.67mPa&middot;s 女:4.36~5.88mPa&middot;s 低切:男:8.23~10.01mPa&middot;s 女:7.67~10.29mPa&middot;s
临床意义
(1)增高: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栓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降低:出血性脑卒中、呕血与黑粪(上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出血性休克。
相关检查
[*]凝血四项
[*]凝血时间
相关疾病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相关症状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浅表或深部静脉反复血栓形成
[*]迁徙性浅静脉血栓形成
[*]微血栓形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