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05:33:03

川崎病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小儿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m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e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 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1990年北京儿童医院风湿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风湿热27例;外省市11所医院相同的资料中,川崎病为风湿的2部。显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暂编入结缔组织疾病篇内。


病因

  病因尚未明确。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
显示全部
症状

  主要症状 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手中呈硬性……
显示全部
诊断

  诊断 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此病诊断标准应在下述六条主要临床症状中至少满足五条才能确定: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②双侧结膜充血;③口……
显示全部
并发症

  由于心血管的病变,既是本病自身的症状,又是可致死亡的并发症,在此节中将详述其经过情况,以期早期发现,及时适当治疗。1、冠状动脉病变 根据日本1009例川崎病观察……
显示全部
治疗

  西医治疗 急性期治疗 1、丙种球蛋白 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
显示全部
预防

  实际上,即使诊断不正确也不会影响治疗,因为任何医生都习惯用抗生素、退热药对付持续的高烧。但如果单独使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同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烧一样,要多给宝宝喝……
显示全部

[*]川崎病
[*]川崎病 知识
疾病部位


[*]全身
[*]皮肤
疾病科室


[*]小儿科
疾病症状


[*]浅表淋巴结肿大
[*]局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伴咳嗽、咯痰、胸痛
[*]浅表淋巴结肿大
[*]局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伴咳嗽、咯痰、胸痛
[*]淋巴结退化
[*]手掌硬性水肿
[*]关节疼痛
[*]咳嗽
[*]心律失常
[*]水肿
[*]发热
疾病检查


[*]血常规
[*]心电图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血常规
[*]心电图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淋巴细胞转化率
相关疾病


[*]窝状角质松解症
[*]老年人结节病
[*]皮肤利什曼病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皮肤蝇蛆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川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