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乙型脑炎补体结合试验 检查结果
<div class="post-body"><div class="post-jiancha">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百日咳补体结合试验
[*]包虫病补体结合试验
[*]囊虫病补体结合试验
[*]芽生菌补体结合试验
[*]立克次体补体结合试验
[*]隐球菌病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CFT)
[*]肺炎支原体补体结合试验
[*]钩端螺旋体补体结合试验
[*]螺旋体蛋白补体结合试验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补体结合试验
[*]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该病毒产生的血凝素能使雏鸡、鸽、鹅和绵羊等红细胞凝集。成熟的乙脑病毒有V1、V2和V3三个结构蛋白,用相应的单克隆抗体证明,V3有4个与免疫相关的抗原点,其一为中和抗体决定簇,另两个为组和亚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还有一个既有血凝也有中和抗原决定簇。此外,乙脑病毒还有型特异性的可溶性补体结合抗原。乙脑患者受上述病毒抗原的激发,病后血中可产生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据此检测患者上述三种抗体可作为该病的血清学诊断指标,通常用免疫测定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正常值
<1∶16。
临床意义
(1)乙脑患者补体结合抗体一般出现较晚,据报道发病1~2w,该抗体阳性者仅12.8%,仅维持半年,凡受检者该抗体阳性必然是新近感染,故单份恢复期血清大于或等于1∶16即有诊断意义。 (2)一般双份血清检测所得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即有诊断价值。如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均为1∶8或更高,而恢复期血清并无4倍以上增长,则须分析是否急性期标本采取时间过晚,故需重行采集恢复期血复查,籍以判定抗体效价与本次感染的关系。如仍有疑问则需用中和试验加以对比核实。
[*]补体结合试验
相关检查
[*]补体结合试验
[*]乙型脑炎病毒抗体
[*]尿含铁血黄素(HS,Hd)
[*]热溶血试验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蔗糖水溶血试验
相关疾病
[*]乙脑伴发的精神障碍
[*]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关症状
[*]脑炎样改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