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Fe) 检查结果
<div class="post-body"><div class="post-jiancha">别名:血清Fe血清铁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饱和度
[*]血清铁/铜比值
铁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具有生理活性的铁除以血浆的转铁蛋白形式存在外,主要以血红素的形式存在,因此,缺铁会引起贫血。测定血清铁可诊断缺铁性贫血。
正常值
成年男子:11.0~30.0/&mu;mol/L(61~167&mu;g/dl)。 成年女子:9.0~27.0&mu;mol/L(50~150&mu;g/dl)。 儿童:9.0~32.2&mu;mol/L(50~180&mu;g/dl)。 老年:7.2~14.4&mu;mol/L(40~80&mu;g/dl)。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高: (1)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再生或成熟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3)铁的利用率降低,如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减退; (4)贮存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细胞损害、坏死性肝炎等; (5)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6)反复输血治疗或肌肉注射铁剂引起急性中毒症等。 2.病理性降低: (1)机体摄取不足,如营养不良、胃肠道病变、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等; (2)机体失铁增加,如失血,包括大量和隐性失血,特别是肾炎、肾结核、阴道出血、溃疡病等,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的出血; (3)体内铁的需要增加又未及时补充,如妊娠、婴儿生长期等; (4)体内贮存铁释放减少,如急性和慢性感染、尿毒症等均可引起铁释出减少; (5)某些药物治疗,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消胆胺等。 3.生理性降低: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婴儿在生长期,因体内铁的需要量增加,可使血清铁降低,属于生理现象。
[*]血清铁
相关检查
[*]血清铁饱和度
[*]血清转铁蛋白
[*]贫血五项
[*]贫血三项
[*]血浆维生素B12
[*]血常规(三分类)
相关疾病
[*]铁利用性贫血
[*]溶血过度所致贫血
[*]铁中毒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
[*]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儿消化性溃疡
相关症状
[*]贫血
[*]儿童偏食
[*]脾肿大
[*]心音异常
[*]猝死
[*]溃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