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7 05:29:38

黄连阿胶汤

《删补名医方论》黄连阿胶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注】柯琴曰∶此少阴病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病在三阳,胃中不和,而心下痞硬者,虚则加参。甘补之,实则加大黄下之。病在少阴,而心中烦不得卧者,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矣。用芩、连以直折心火,用阿胶以补肾阴,鸡子黄佐芩、连于泻心中补心血,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中敛阴气,斯则心肾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阴泻阳之方,变而为滋阴和阳之剂也。是则少阴之火,各归其部,心中之烦不得卧可除矣。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谓欤!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黄连阿胶汤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连阿胶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而不得卧者。
黄连(四两) 黄芩 芍药(各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 水六升,先煮芩、连、芍
则不致凝结而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连阿胶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连阿胶汤

(《医方集解》引王好古方) 治伤寒热毒入胃,下利脓血者。
黄连(炒四两) 黄柏 阿胶(炒各一两) 山栀(五钱) 每服四钱,水煎服。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连阿胶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黄连阿胶汤

黄连(去毛,炒,四两) 黄芩(一两,炒) 鸡子黄(二枚,生用) 芍药(二两,炒) 阿胶 蚌粉(炒,三两)
少阴病,心烦不得卧者,此方主之。
寒邪径中三阴者,名曰阴证,始终只是一经,不复再传。今自三阳经传来,虽至三阴,犹曰阳证。所以有传、有不传者,以阴静阳动也。少阴病者,有舌干口燥、欲寐诸证也。欲寐而不行寐,故曰心烦不得卧也。少阴者,水脏,水为热灼,不足以济火,故心烦。阳有余者,泻之以苦,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阴不足者,补之以甘,故用鸡黄、阿胶之甘;阴气耗者敛之以酸,故复佐以芍药之酸。
引用:《医方考》黄连阿胶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苦寒) 黄芩一两(苦寒) 芍药二两(酸平) 鸡子黄二枚(甘温) 阿胶三两(甘温)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引用:《伤寒论》黄连阿胶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寻源》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生用)
上四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此真阴为邪热煎熬.故以育阴清热为治.芩连泻热也.胶黄养阴也.再佐以芍药敛阴复液.则热清而烦自除.
按此条之不得卧.乃热伤阴而心肾不交也.鸡子黄入心.阿胶入肾.病本少阴.自宜心肾同治.
引用:《伤寒寻源》黄连阿胶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枝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黄连阿胶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 芍药二两 黄芩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三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病温,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其在上焦,则舌蹇,神昏,宜栀子汤;其在中焦,则腹痛而利,利后腹痛,唇口干燥,宜白虎加地黄汤;其在下焦,从腰以下热,齿黑,咽干,宜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
引用:《伤寒杂病论》黄连阿胶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黄连阿胶汤

治下利脓血,烦躁不得卧。
黄连(二钱) 黄芩(一钱) 芍药(一钱) 鸡子黄(一枚) 阿胶(钱半)
水二盏,煎三物至一盏,去渣内胶,煎一二沸,再内鸡子黄,和匀服,日三服。
引用:《增订叶评伤暑全书》黄连阿胶汤
下载:《增订叶评伤暑全书》chm pdf 电子书 


《医述》黄连阿胶汤

此少阴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芩、连,而道引有阴阳之别。病在三阳,胃中不和而心下痞硬者,虚则加参、甘补之;实则加大黄下之。病在少阴,而心中烦不得卧者,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矣。用连、芩以直折心火;佐芍药以收敛神明,所以扶阴而抑阳也。然以但欲寐之病情,而至于不得卧,以微细之病脉,而反见心烦,非得气血之属,以交合心肾,甘平之味,以滋阴和阳,不能使水升而火降。阴火不归其部,则少阴之热不除。鸡黄禀离宫之火色,入通于心,可以补心中之血,用生者搅和,取润下之义也;驴皮禀北方之水色,入通于肾,可以补坎宫之精,济水内合于心,而性急趋下,与之相溶而成胶,是降火归原之妙剂也。《经》曰∶火位之下,阴精承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谓欤?(柯韵伯)
引用:《医述》黄连阿胶汤
下载:《医述》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黄连阿胶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注】柯琴曰:此少阴病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病在三阳,胃中不和,而心下痞硬者,虚则加参,甘补之,实则加大黄下之。病在少阳,而心中烦不得卧者,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矣。用芩,连以直折心火,用阿胶以补肾阴,鸡子黄佐芩,连于泻心中补心血,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中敛阴气,斯则心肾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阴泻阳之方,变而为滋阴和阳之剂也。是则少阴之火,各归其部,心中之烦不得卧可除矣。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谓欤!
引用:《医宗金鉴》黄连阿胶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解】
柯琴曰:此少阴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病在三阳,胃中不和,而心下痞□者,虚则加参、甘补之,实则加大黄下之。病在少阴,而心中烦不得卧者,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也。故用芩、连以直折心火,用阿胶以补肾阴;鸡子黄佐芩、连,于泻心中补心血;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中敛阴气。斯则心肾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阴泻阳之方,而变为滋阴和阳之剂也。是则少阴之火,各归其部,心中之烦不得眠可除矣。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谓欤!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注】
身温腹满下利,太阴证也;身寒欲寐下利,少阴证也。身热不眠咽痛,热邪也;身寒欲寐咽痛,寒邪也。今身寒欲寐,下利咽痛,与胸满心烦之证并见,是少阴热邪也。
少阴之脉,循喉咙,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以少阴之热邪上逆,则所过之处无不病也。以猪肤汤主之,解少阴上焦之热,兼止下焦之利也。
【集注】
喻昌曰: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此少阴热邪充斥上下中间,无所不到,寒下之药,不可用矣,故立猪肤汤一法也。盖阳微者,用附子温经;阴竭者,用猪肤润燥,温经润燥中,同具散邪之义也。
引用:《医宗金鉴》黄连阿胶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黄连阿胶汤

黄连 黄芩 芍药 阿胶 鸡子黄
少阴阳复,心烦不得卧。此阳复生热,灼伤心液。连芩芍药清热,阿胶养心液,鸡子黄温肾补液,以上交于心也。鸡子黄性大热,此方与黄连黄芩并用,使心肾相交,故烦止得眠。其义深矣。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黄连阿胶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连阿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