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07:08:49

颚口线虫病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棘颚口线虫病
传染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是我国较为少见的一种蠕虫蚴移行症,病原体为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的第三期幼虫。临床上以移行性皮下肿块、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点。此外,棘颚口线虫的第三期幼虫还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如脑、肺、眼、肝、肾等,引起内脏棘颚口线虫蚴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棘颚口线虫的成虫呈鲜红色,稍透亮,有光泽,雄虫长度为11~25mm,雌虫较长,为25~54mm,呈圆线状。头部呈半球形,表面有4~8圈小钩,颈部……
显示全部
症状

  患者于感染24~48h后可出现低热,全身乏力,荨麻疹,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按棘颚口线虫蚴在人体内移行的部位差异可分为皮肤颚口线虫病和内脏颚口线虫病两种……
显示全部
诊断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诊断。1.广州管圆线虫病 发病前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螺史,较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以持续性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精神异常……
显示全部
并发症

  棘颚口线虫蚴穿破皮肤可继发细菌感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致癫痫、肢体瘫痪和脑疝等,进入眼球可发生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剥离和失明等。……
显示全部
治疗

  (一)治疗 1.支持及对症治疗 严重病例,如脑颚口线虫病患者,当发生颅内压升高时,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用呋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以……
显示全部
预防

  预防的重点是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鳝、龟、蛙等肉类,以及鸡、猪肉类。……
显示全部

[*]颚口线虫病
疾病部位


[*]其他
疾病科室


[*]传染科
疾病症状


[*]腹痛
[*]恶心与呕吐
[*]头痛
[*]腹痛
[*]恶心与呕吐
[*]头痛
[*]斑疹
[*]发热
疾病检查


[*]血常规
相关疾病


[*]皮肤幼虫移行症
[*]广州管圆线虫病
[*]脑猪囊尾蚴病
[*]小儿曼氏迭宫绦虫病和曼氏裂头蚴病
[*]裂头蚴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颚口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