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07:51:37

肝豆状核变性

<div class="post-jibing">


[*]简介
[*]原因
[*]检查
[*]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Wilson病,本病于1911年首先由Wilson报道,此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青少年多见,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肝损害、锥体外系症状与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肝豆状核变性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与铜代谢紊乱有关,与位于染色体的酯酶D基因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紧密连锁。
  (二)发病机制
  WD的发病机制有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陷、...
显示全部
检查

  临床表现
  1.本病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绝大多数患者先出现神经症状,少数先出现肝脏症状,也有少数患者首发症状为急性溶血性贫血、皮下出血、鼻衄、肾功...
显示全部
诊断

  临床表现
  1.本病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绝大多数患者先出现神经症状,少数先出现肝脏症状,也有少数患者首发症状为急性溶血性贫血、皮下出血、鼻衄、肾功...
显示全部

[*]肝豆状核变性
症状部位


[*]腹部
症状科室


[*]肝病
相关症状


[*]格子样变性
[*]肝缩小
[*]皮肤色素沉着呈青铜色
[*]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
[*]先天性铜代谢障碍
相关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
症状检查


[*]颅脑超声
[*]颅脑CT检
[*]脑多普勒
[*]脑脊液铜
[*]尿铜蓝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豆状核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