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增高
<div class="post-jibing">[*]简介
[*]原因
[*]检查
[*]诊断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lpha;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mu;mg/L)。
病因
胎蛋白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显示全部
检查
放射免疫法测得的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
显示全部
诊断
放射免疫法测得的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
显示全部
症状部位
[*]其他
症状科室
[*]肿瘤科
相关症状
[*]死胎滞留
[*]胎儿水肿
[*]胎盘滞留宫腔
[*]胎位异常
[*]死胎
[*]双胎静脉吻合
[*]胚胎发育供血不足
[*]胎盘前置
[*]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胎心不规则
相关疾病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
[*]肝肿瘤
[*]胰腺癌
[*]肝硬化
症状检查
[*]肝脏功能
[*]肝脏疾病
[*]抗肝细胞
[*]胰腺炎两
[*]胰腺的C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