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艾滋病的神经系统表现中医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
[*]抗体免疫缺陷病
[*]联合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性肺炎
[*]免疫缺陷者肺炎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小儿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小儿普通易变型免疫缺陷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肾损害
[*]新生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视网膜病变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
[*]小儿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消化系统损害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新生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视网膜病变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消化系统损害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独特的免疫缺损性疾病。 自1981年首次报告至目前,AIDS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获得很高的传染率,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据WHO估计,仅1997年就有230万人死于AIDS。目前全球约有3000万人受到感染。HIV是嗜神经病毒,可高度选择性地侵袭并定位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并发症常使AIDS病情恶化,加速其死亡。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983年,Montagnier及同事们从一个患有淋巴结疾病的同性恋患者体内分离出一种反转录病毒,并将此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性病毒(LAV)。……
显示全部
症状
1.HIV感染的临床分期 HIV从感染到发病,一般经过两个时期。(1)前驱症状期: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咽痛、吞咽困难、食欲……
显示全部
诊断
HIV感染对全身各器官系统均有直接作用;好发部位依次为肺、肠胃道、眼、皮肤及神经系统。故应对高度疑似患者,在艾滋病前期(pre-AIDS),表现出非特异性的前驱……
显示全部
并发症
HIV感染除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外,对全身各器官系统(好发部位依次为肺、肠胃道、眼、皮肤)也有直接作用;其他许多机会性病变,包括局灶性和弥漫性改变和肿瘤也可在AID……
显示全部
治疗
(一)治疗 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确切的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本病治疗原则是抗HIV治疗,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和处理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等神经系统并发症。HIV的治疗……
显示全部
预防
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条例》已经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
显示全部
[*]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 知识
疾病部位
[*]全身
疾病科室
[*]中医科
[*]传染科
疾病症状
[*]HIV感染
[*]脾肿大
[*]肝肿大
[*]HIV感染
[*]脾肿大
[*]肝肿大
[*]消瘦
[*]腹泻
[*]食欲异常
[*]咽痛
[*]发热
[*]淋巴结肿大
疾病检查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
相关疾病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新生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相关呼吸道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