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10:12:25

劳动耐力下降

<div class="post-jibing">


[*]简介
[*]原因
[*]检查
[*]诊断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从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其临床特点以咳嗽、咳痰,活动后 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浮肿,X线显示肺气肿、肺动脉分支扩张,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房或右心室增大等。本病病程发展缓慢,首先患者多有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其次逐步出现心悸、气急加重和紫绀,尤其在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通气障碍进一步加剧,从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本病在我国较为常见,根据国内近年的统计,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1%-0.47%。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病因

  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因:
  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三类:
  1)、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
显示全部
检查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显示全部
诊断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显示全部
症状部位


[*]全身
症状科室


[*]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
相关症状


[*]心率过缓
[*]奔马律心音
[*]四音心律
[*]收缩期杂音
[*]劳心太甚
[*]抗感染能力下降
[*]食欲下降
[*]消耗性体重下降
[*]气体弥散功能下降
[*]免疫力下降
相关疾病


[*]呼吸衰竭
[*]舒张性心力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
[*]缩窄性心包炎
症状检查


[*]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
[*]动态心电
[*]心电图
[*]心血管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劳动耐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