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10:13:46

类癌综合征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类癌


[*]简介
[*]原因
[*]检查
[*]诊断

类癌综合征


[*]类癌综合征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
类癌


[*]类癌
[*]大肠类癌
[*]胆囊类癌
[*]肝脏类癌
[*]结肠类癌
[*]阑尾类癌
[*]类癌面红
[*]食管类癌
[*]胃类癌瘤
[*]小肠类癌
[*]胸腺类癌
[*]类癌综合征
[*]十二指肠类癌
[*]胰岛细胞类癌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

好发于胃肠道的类癌(嗜银细胞瘤)引起的以发作性皮肤潮红和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这种肿瘤以往误认为是良性肿瘤,现已确认是恶性肿瘤,但生长缓慢,病程一般为10~15年,即使已有转移,病人仍能存活较长时间,故沿用类癌这一名词。除食管外,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类癌,位于阑尾者占1/3,多见于女性,很少转移。位于胃者占2%,其余则位于十二指肠、结肠(多见于男性)、胆囊及梅克尔氏憩室等处,也可发生在支气管及卵巢,但较少见。发生在小肠者,恶性程度大,并可转移到肺、骨骼及其他腹腔内器官。伴有类癌综合征的支气管类癌,预后差。若已有心脏瓣腹损害,病人可死于心力衰竭,有些病人可死于恶液质。类癌的发生率在中国没有精确的统计,有的国家统计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4~1.8%。类癌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阑尾部位的类癌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其他部位的类癌多发生于50~60岁。


病因

  发病机理 类癌细胞可产生多种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5-羟色胺、缓激肽、组胺及前列腺素等。5-羟色胺来源于食物中的色氨酸。在正常情况下,色氨酸有99%被机体利用,形成烟酸或烟酰胺,只有1%被胃肠粘膜细胞利用生成5-羟色胺。5-羟色胺存在于胃肠粘膜...
显示全部
检查

  诊断 依据发作性皮肤潮红、腹泻及尿中5-羟吲哚醋酸增多可诊断。
显示全部
诊断

  诊断 依据发作性皮肤潮红、腹泻及尿中5-羟吲哚醋酸增多可诊断。
显示全部

[*]类癌综合征
[*]类癌
症状部位


[*]腹部
症状科室


[*]肿瘤科
相关症状


[*]腹痛
[*]咳嗽
[*]咳痰
[*]类癌面红
[*]暴发性痛
[*]腹泻
[*]腹部肿块
[*]类似荨麻疹的皮肤潮红斑块
相关疾病


[*]胃类癌瘤
[*]小肠类癌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
[*]大肠类癌
症状检查


[*]血常规
[*]糖链抗原
[*]细胞角质
[*]5-羟吲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类癌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