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震颤
<div class="post-jibing">[*]简介
[*]原因
[*]检查
[*]诊断
震颤
[*]震颤
[*]舌震颤
[*]手震颤
[*]肌束震颤
[*]舌头震颤
[*]手部震颤
[*]手唇震颤
[*]双手震颤
[*]四肢震颤
[*]头部震颤
[*]心脏震颤
[*]眼睑震颤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
[*]震颤谵妄
[*]肢体震颤
[*]足部震颤
[*]功能性震颤
[*]汞毒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
[*]酒精性震颤
[*]老年性震颤
[*]扑翼样震颤
[*]特发性震颤
[*]体位性震颤
[*]新生儿震颤
[*]意向性震颤
[*]肌肉纤维震颤
[*]语音震颤增强
[*]先天性眼球震颤
[*]肢体不自主震颤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震颤性肌强直,运动徐缓
生理性震颤:多见于肢体的远端,呈姿势性震。震幅较小,肉眼难以觉察。若以纸片放在向前平伸的指背上,则颤抖较为容易发现。震颤的频率随年龄变化,一般在9岁以下约为6次/秒;16岁时约为10次/秒;40岁以后震颤的频率又开始减慢,至70岁左右又恢复到6秒/秒。除手部外,震颤尚可见于眼睑、舌肌、躯干与下肢等部位。 生理性震颤是良性震颤的一类。良性震颤也叫单纯性震颤,是批没有脑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的震颤。临床上常见的良性震颤主要有生理性震颤和功能性震颤两大类。原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又称为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 功能性震颤:常见的功能性震颤有生理性震颤加强、癔病性震颤及其它。①生理性震颤加强,多呈姿势性震颤,较生理性震颤的震幅大,故肉眼可见。其病因有人认为与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调节反应增强有关。可见于正常人在惊恐、怯场、焦虑或疲劳时,此时肾上腺素分沁也见增加。当周围神经病变时,肢体远端的肌力轻度减退,可使生理性震颤加强。生理性震颤加强也见于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卡因以及酒精吉毒时。尚可见于某些药物的副反应。②癔病性震颤,大多数为动作性震颤,也有呈静止性震颤者。震颤多限于一侧肢体,或波及全身。幅度大小不一,常无一定规律。多数较为粗大,有时呈摇动状。分散病人注意力时,震颤往往缓3解;集中注意其震颤部位时,症状3多加重。常有心因性诱因,或伴有癔病的其它征象。③其它功能性震颤,做精细动作时所呈现的震颤均属功能性震颤,如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紧张的书写等,此时发生的震颤与情绪紧张有关。
病因
1/3以上的患者有家族史,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已确认2个致病基因位点,定位于3q13(FET1)和2p22-25(ETM或ET2)。
良性震颤是遗传性震颤,约60%患者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在65~70岁前出现外显。Gulcher等发现本病致病基因位于3...
显示全部
检查
迄今,ET尚未有非常有效的确诊方法,目前仍限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特征,容易误诊或漏诊。Bain和 Findley等于1994年提出一个诊断标准,含包括标准和排除标准。
包括标准:①出现可见的和持续性的姿势性震颤,包括手或前臂,可伴或不伴...
显示全部
诊断
迄今,ET尚未有非常有效的确诊方法,目前仍限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特征,容易误诊或漏诊。Bain和 Findley等于1994年提出一个诊断标准,含包括标准和排除标准。
包括标准:①出现可见的和持续性的姿势性震颤,包括手或前臂,可伴或不伴...
显示全部
[*]震颤
[*]震颤 知识
症状部位
[*]四肢
症状科室
[*]内分泌科
相关症状
[*]舌头震颤
[*]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
[*]肢体震颤
[*]震颤
[*]肌肉纤维震颤
[*]肢体不自主震颤
[*]老年性震颤
[*]节律性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
[*]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的连续性
[*]肌阵挛
相关疾病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先天性眼球震颤
[*]特发性震颤
[*]眼球震颤
[*]帕金森病
症状检查
[*]暂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