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14:28:46

奶癣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婴儿湿疹,胎敛疮,湿饮疮,干敛疮,湿饮疮
中医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又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分干、湿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流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起粟,搔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它各部,为「湿饮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苔癣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现象。 多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病因

  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怀孕时母多食辛辣炙博、鱼腥海味等发物或情志内伤,肝火内动,遗热于儿所致。或为生后喂乳失当,饮食……
显示全部
症状

  皮损好发于颜面,多自两颊开始,渐侵至额部、眉间、头皮,反复发作。严重者可亲延颈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皮损形态多样,分布大多对称,时轻时重。在面部者,初为簇集……
显示全部
诊断

  鉴别 本病需与麻疹相鉴别。……
显示全部
并发症

  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显示全部
治疗

  西医治疗 1、家庭用药(1)0.2%苯海拉明糖浆1-2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2)糜烂渗出者……
显示全部
预防

  1、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等。2、温度适宜。室内温度不要过高,衣服不要过暖,减少汗液分泌的刺激。3、注意饮食的性质、调配和喂哺间……
显示全部

[*]奶癣
[*]奶癣 知识
疾病部位


[*]全身
[*]皮肤
疾病科室


[*]中医科
[*]小儿科
疾病症状


[*]婴儿湿疹结痂
[*]红斑(边界清楚,高出皮肤)
[*]丘疹
[*]婴儿湿疹结痂
[*]红斑(边界清楚,高出皮肤)
[*]丘疹
[*]斑疹
[*]发热
[*]淋巴结肿大
[*]全身过敏和发热皮疹关节痛
[*]股沟及大腿内侧皮肤有色素沉积
[*]异常鱼鳞癣
[*]黄色发亮结痂
疾病检查


[*]暂无
相关疾病


[*]红癣
[*]皮肤癣菌病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黑癣
[*]痱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奶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