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15:00:48

脾-肝综合征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血栓静脉炎性脾大综合征,脾性贫血,充血性脾大综合征,慢性充血性脾肿大,肝脾纤维化,纤维化充血性脾肿大综合征
消化内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脾-肝综合征(Splenic-Liver Syndrome)是指具有脾大、贫血、肝硬化的一组病征,也称血栓静脉炎性脾大综合征、脾性贫血、充血性脾大综合征、慢性充血性脾肿大、肝脾纤维化、纤维化充血性脾肿大综合征。1883年首年由Banti描述,故又称Banti综合征。当时认为脾脏是疾病的原发部位,并根据临床症状将本征分成贫血期、移行期及终肝硬化期。其后许多学者反对将Banti病作为一个独立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由门静脉反复发生炎症而致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及闭塞式或肝硬化引起。因此,多主张废弃这一诊断名称。


病因

  病理改变主要为肝、脾肿大,包囊增厚且质地多较硬,呈淡灰红色,组织学有纤维变,肝窦 扩张,Malipighian小体的透明变性改变。动脉周围有出血、小动脉周围铁质……
显示全部
症状

  患者多在35岁以下,发病大多隐袭,主要临床表现为脾脏明显(多为重度)肿大,贫血及/或门脉高压,而肝功能多良好,症状不多,可出现乏力、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厌食、恶……
显示全部
诊断

  注意与肝炎,肝硬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黑热病,尼曼匹克综合征,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显示全部
并发症

  本病易并发贫血,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等疾病。……
显示全部
治疗

  治疗上主为脾切除及分流或断流术;对症及支持疗法。肝功能受损者,给予保肝治疗。为了预防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可应用钙离阻滞剂心痛定,每次10~20mg,每日……
显示全部
预防

  本病应注意预防肝脏疾病以及血管炎症。……
显示全部
疾病部位


[*]腹部
疾病科室


[*]消化内科
疾病症状


[*]气机不畅
[*]局部压痛
[*]红细胞寿命缩短
[*]气机不畅
[*]局部压痛
[*]红细胞寿命缩短
[*]血气坏败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
[*]难治性贫血
[*]血虚
[*]静脉内持续性血流
[*]纤维结构不良
[*]肝功能受损
疾病检查


[*]血栓素B2
[*]尿含铁血红黄素
[*]全血铁
[*]血栓素B2
[*]尿含铁血红黄素
[*]全血铁
[*]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
[*]铁染色
[*]脾脏超声检查
[*]血清总蛋白(TP,TP0)
[*]肝、胆、脾CT检查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相关疾病


[*]皮肤骨髓纤维化
[*]铬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
[*]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
[*]丹吉尔病
[*]充血性脾肿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脾-肝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