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16:06:59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div class="post-jibing">


[*]简介
[*]原因
[*]检查
[*]诊断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的果糖代谢途径的障碍有3种: 1.果糖激酶缺乏症(或称特发性果糖尿症,essentialfructosuria)是由于肝脏缺乏果糖激酶所造成,使果糖不能进行磷酸化而不能在肝脏中进一步代谢,因此患者血液中的果糖浓度在摄食果糖后明显升高并自尿液中排出,本病无明显临床症状,正确诊断的意义在于防止误诊糖尿病而妄加治疗。 2.遗传性果糖不耐症(hereditaryfructoseintolerance)系因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ruetaldolase,fructose-,6-diphosphatealdolase)缺陷所致是本文叙述重点。 3.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fructose-1,6-diphosphatasedeficiency)这是葡萄糖代谢途径中的催化酶,但习惯上归纳在果糖代谢缺陷中。


病因

  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14C标记的果糖检查病人肝果糖-1-磷酸醛缩酶,发现为正常的0~12%,呈显著性降低。
显示全部
检查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与所用饮食成分有关由于各种奶方中大多含有蔗糖,故在出生后即给予人工喂养的新生患儿常在2~3天内出现呕吐、腹泻脱水、休克和出血倾向等急性肝功能衰竭症状;母乳喂养儿都在幼婴儿时期给予含蔗糖或果糖的辅食后发病在喂养30min内即发生呕...
显示全部
诊断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与所用饮食成分有关由于各种奶方中大多含有蔗糖,故在出生后即给予人工喂养的新生患儿常在2~3天内出现呕吐、腹泻脱水、休克和出血倾向等急性肝功能衰竭症状;母乳喂养儿都在幼婴儿时期给予含蔗糖或果糖的辅食后发病在喂养30min内即发生呕...
显示全部
症状部位


[*]其他
症状科室


[*]内分泌科
相关症状


[*]肝糖异生增加
[*]基因融合
[*]腹泻与便秘交替
[*]腹痛伴腹泻
[*]生理性腹泻
[*]发热伴有腹痛、腹泻、恶心、
[*]病毒性腹泻
[*]习惯性腹泻
[*]分泌性腹泻
[*]腹泻为水样带黏液恶臭无脓血
相关疾病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症状检查


[*]尿果糖
[*]血液果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