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17:30:27

锥虫性“下疳”

<div class="post-jibing">


[*]简介
[*]原因
[*]检查
[*]诊断


非洲人类锥虫病也称为昏睡病,是一种媒介传播寄生虫病。布氏冈比亚锥虫与布氏罗得西亚锥虫是非洲锥虫病或称非洲锥虫病的病原体,媒介昆虫为舌蝇。冈比亚锥虫分布在西非和中非沿河流或沿森林地带,罗得西亚锥虫分布在东非热带草原及湖岸的灌木和植丛地带。 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 ; African sleeping sickness)临床上共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为侵入皮肤后引起不同程度的硬块和结节,并演变成锥虫性下疳,下疳发生于约三分之一的病人且出现的部位常为皮肤外露被虫蝇(tsetse fly)叮咬处,持续约3 星期。第二为血液淋巴时期,此时会有周期性发烧及寄生虫血症等症状,包括倦怠、后颈部淋巴节肿、关节疼痛、头痛及躯干红疹等情形发生,常见心肌炎,而因溶血及肝损伤之故也常见黄疸之出现。一旦侵入了脑部后,则会进入第三期脑膜脑炎时期,此时会有头痛、失眠、动作失调及行为障碍等情形发生,其他症状包括全身乏力、胃口剧烈下降、身体消瘦等,严重者甚至会并发神智下降、昏迷甚至死亡。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原体为布氏锥虫,它广泛地侵犯野生动物与家畜,其中有三个亚种对人能致病,即布氏冈比亚锥虫(T.b.gambiense),布氏罗得西亚锥虫 (T.b.rhodesiense),布氏布氏锥虫(T.b.brucei),前者引起冈比亚锥虫病,次者引起罗得西亚锥虫病,...
显示全部
检查

临床表现

两种锥虫侵入人体以后的基本过程包括:初发反应期和血淋巴期,以及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膜炎期。
  初发反应期:患者被舌蝇叮咬后约1周,局部皮肤肿胀,中心出现一红点,即锥虫下疳。
  血淋巴期:锥虫进入...
显示全部
诊断

临床表现

两种锥虫侵入人体以后的基本过程包括:初发反应期和血淋巴期,以及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膜炎期。
  初发反应期:患者被舌蝇叮咬后约1周,局部皮肤肿胀,中心出现一红点,即锥虫下疳。
  血淋巴期:锥虫进入...
显示全部
症状部位


[*]皮肤
症状科室


[*]传染科
[*]检验科
[*]病理科
相关症状


[*]蛔虫感染
[*]硬下疳
[*]粪便硬结如羊粪状
[*]皮下组织硬结
[*]硬肿症
[*]乳腺内无痛单发的硬肿块
[*]阴茎硬结
[*]皮肤硬结冷时疼痛热时瘙痒
[*]前列腺硬结
[*]肌肉硬结
相关疾病


[*]锥虫病
[*]非洲锥虫病
[*]查加斯病
症状检查


[*]粪寄生虫
[*]直接涂片
[*]植物血凝
[*]植物血凝
[*]梅毒螺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锥虫性“下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