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20:11:55

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

<div class="post-jibing">
小儿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是指由于外伤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硬膜下的出血,血液在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的腔隙内的蓄积,造成的颅脑损伤。根据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系指头部外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已形成包膜的血肿。绝大多数血肿来自于轻微的被忽略的头部外伤,小儿常因产伤引起。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双侧居多,出血多来源于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的破裂,出血压力低,血肿形成较慢,通常并不引起颅内压的快速增高。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由于头部外伤引起,新生儿由产伤引起,部分患儿有凝血功能障碍。(二)发病机制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包膜多在伤后7~10天开始形成,2~3周后完成。包……
显示全部
症状

  主要是慢性脑受压和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患儿病情进展缓慢,逐渐出现慢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大约60%的患儿表现为头围进行性增大、前囟的膨隆、呕吐、易激惹或嗜睡,年长……
显示全部
诊断

  诊断 年龄小于6个月,有轻微的外伤或产伤病史,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头围增大、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并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体征时,应考虑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
显示全部
并发症

  多见视盘水肿或视网膜出血,皮质的受压出现局灶性神经损害征象,轻瘫或锥体束征阳性,中枢性面瘫、失语或癫痫等。……
显示全部
治疗

  西医治疗 对于年长的患儿,治疗基本同成人,多采取外科钻孔冲洗和外引流术。对于婴幼儿有双侧慢性液化血肿者,而且临床症状轻微(呕吐,易激惹而没有意识水平的变化及运动……
显示全部
预防

  重视围生期保健,防止早产、难产;提高接生技术,防止新生儿颅脑损伤;看护好各年龄段小儿,防止脑外伤;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防止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症。……
显示全部
疾病部位


[*]头部
疾病科室


[*]小儿科
疾病症状


[*]呕吐
[*]感觉障碍
[*]瘫痪
[*]呕吐
[*]感觉障碍
[*]瘫痪
[*]高颅压综合征
[*]头痛
[*]水肿
[*]血肿形成
[*]瘀血积聚
[*]内脏出血
[*]低颅压综合征
疾病检查


[*]颅脑CT检查
相关疾病


[*]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顶叶肿瘤
[*]小儿外部性脑积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