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22:46:42

罗阿丝虫病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眼丝虫病
眼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丝虫病


[*]丝虫病
[*]常现丝虫病
[*]淋巴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
[*]皮肤丝虫病
[*]乳房丝虫病
[*]胸部丝虫病
[*]阴囊丝虫病

  罗阿丝虫病(loaiasis)是由罗阿丝虫引起的一种结缔组织丝虫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皮下结缔组织的游走性肿块以及丝虫性结膜炎、关节疼痛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虫体微白色,呈半透明丝状,雄虫长30~34mm,宽0.35~0.43mm雌虫长50~70mm,宽0.5mm,常寄居于皮下与眼结膜下,可存活15年……
显示全部
症状

  本病潜伏期约1年,以后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皮肤及眼部症状与体征。1.皮肤症状 成虫移行于皮下结缔组织,由于其代谢产物的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在局部形成发展迅速的卡……
显示全部
诊断

  根据从患者皮下或眼结膜下取出虫体或外周血微丝蚴阳性而确诊。至今尚没有可靠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临床需与链尾丝虫病,常现丝虫病,奥氏丝虫病相鉴别。……
显示全部
并发症

  本病并发症较少见。可并发脑膜脑炎,脑脊液内可找到微丝蚴。服用乙胺嗪后,垂死的微丝蚴可阻塞大脑毛细血管,引起持续性昏迷。此外,还可发生丝虫病性心功能不全,心包炎,……
显示全部
治疗

  治疗 采用乙胺嗪治疗,对微丝蚴疗效好,但对成虫杀灭作用差,因此常需几个疗程治疗。成人2mg/kg体重,3次/d,连服10天或14天,也可用较小剂量,0.7mg/……
显示全部
预防

  预防本病主要从治疗着手,大规模普查普治患者,以消灭传染源。成人乙胺嗪200mg/d,连服3天,1次/月,可有效地预防罗阿丝虫感染。使用杀虫剂消灭虻幼虫滋生,皮肤……
显示全部

[*]丝虫病
疾病部位


[*]全身
疾病科室


[*]眼科
[*]传染科
疾病症状


[*]溃疡
[*]结节
[*]脓疱
[*]溃疡
[*]结节
[*]脓疱
[*]发热
[*]淋巴管破裂
[*]呈马蜂螫型游走性水肿
疾病检查


[*]尿液肉眼检查
[*]微丝蚴(Mf)
[*]尿脂肪
[*]尿液肉眼检查
[*]微丝蚴(Mf)
[*]尿脂肪
[*]乳糜尿定性试验
[*]乳糜尿
相关疾病


[*]常现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
[*]淋巴丝虫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阿丝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