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23:26:43

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厌氧链球菌性肌炎
中医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non-clostridium myonecrosis)是由专性厌氧的消化链球菌引起的以肌肉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化脓感染。局部病灶表现为肌肉内蜂窝织炎和肌肉间隙内蜂窝织炎,故又称厌氧链球菌性肌炎。该病变较为局限,坏死肌肉与尚有生机的肌肉常混合存在。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敞开伤口充分引流,是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措施。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厌氧链球菌性肌炎的致病菌是消化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体口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之一,故属于条件致病菌。它有9个种属,在外科感染……
显示全部
症状

  一般在创伤或手术后2~3天发生,病程进展缓慢。1.局部症状(1)肿胀、剧痛,浆液样渗出:好转的局部疼痛重又趋于加重,病人觉患部肿胀、剧烈疼痛,有血浆样液体渗出,……
显示全部
诊断

  诊断 1.外伤史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并结合病原体检查。2.临床表现 好转的伤口肿胀、剧烈疼痛,有血浆样液体渗出伴恶臭。3.病原体检查 分泌物涂片可见大量革兰……
显示全部
并发症

  1.贫血。2.严重者可有肝、肾功能衰竭。……
显示全部
治疗

  治疗 1.局部治疗 病变部位积气是明确的手术指征。手术必须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注意保留尚未坏死的肌肉组织和重要的神经、血管,以降低致残率。充分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减……
显示全部
预防

  本症纯属内源性感染。人体不可能无菌,此类厌氧菌多栖息于各种黏膜。保护黏膜屏障的完整;维护细菌的微生态平衡;尤应注意及时纠正全身与局部的缺血、缺氧,清除深部坏死组……
显示全部
疾病部位


[*]其他
[*]全身
[*]皮肤
疾病科室


[*]中医科
[*]皮肤科
疾病症状


[*]流行性肌痛
[*]肌肉坏死
[*]脓肿
疾病检查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相关疾病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小儿眼外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心脏传导阻滞综合征
[*]先天性肌缺如
[*]链杆菌病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