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6 13:24:03

蒸饼

蒸饼
(《纲目》)
【释名】时珍曰︰按︰刘熙《释名》云︰饼者,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有蒸饼、汤饼、胡饼、索饼、酥饼之属,皆随形命名也。
【集解】时珍曰︰小麦面修治食品甚多,惟蒸饼其来最古,是酵糟发成单面所造,丸药所须,且能治疾,而本草不载,亦一缺也。惟腊月及寒食日蒸之,至皮裂,去皮悬之风干。临时以水浸胀,擂烂滤过,和脾胃及三焦药,甚易消化。且面已过性,不助湿热。其以果菜、油腻诸物为馅者,不堪入药。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消食,养脾胃,温中化滞,益气和血,止汗,利三焦,通水道(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爱竹谈薮》云︰宋宁宗为郡王时,病淋,日夜凡三百起。国医罔措,或举孙琳治之。琳用蒸饼、大蒜、淡豆豉三物捣丸,令以温水下三十丸。曰︰今日进三服,病当减三之一,明日亦然,三日病除。已而果然。赐以千缗。或问其说。琳曰︰小儿何缘有淋,只是水道不利,三物皆能通利故尔。若琳者,其可与语医矣。
【附方】新六。
积年下血︰寒食蒸饼、乌龙尾各一两,皂角七挺(去皮酥炙),为末,蜜丸。米饮每服二十丸。(《圣惠方》)。
下痢赤白,治营卫气虚,风邪袭入肠胃之间,便痢赤白,脐腹痛,里急后重,烦渴胀满,不进饮食︰用干蒸饼(蜜拌,炒)二两,御米壳(蜜炒)四两,为末,炼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煎化热服。(《传信适用妙方》)。
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盗汗自汗︰每夜卧时,带饥吃蒸饼一枚,不过数日即止。(《医林集要》)。
一切折伤︰寒食蒸饼为末。每服二钱,酒下,甚验。(《肘后方》)。
汤火伤灼︰馒头饼烧存性,研末,油调涂敷之。(《肘后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蒸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