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肠丸
《汤头歌诀》润肠丸(东垣)用归尾羌,桃仁麻仁及大黄。(归尾、羌活、大黄各五钱,桃仁、火麻仁各一两,蜜丸。归尾、桃仁润燥活血,羌活散火搜风,大黄破结通幽,麻仁润肠利窍。)或加艽防皂角子,(风湿加秦艽、防风、皂角子烧存性研。皂子得湿则滑,善通便秘,艽、防治风。)风秘血秘善通肠。(治风燥、血燥致大汤秘。)
引用:《汤头歌诀》润肠丸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润肠丸
(即脾约丸)
麻仁(十两,入百沸汤内泡浸一宿,次日曝干,砻之,粒粒皆完) 大黄(四两,酒蒸)杏仁(一两二钱,去皮尖,炒) 芍药(酒炒) 枳实(麸炒) 浓朴(姜汁炒,各三两)
胃强脾弱,不能四布津液濡润大肠,后便燥结者,此方主之。
润可以去燥,麻仁、杏仁、芍药是也;苦可以胜燥、枳实、浓朴、大黄是也。
引用:《医方考》润肠丸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润肠丸
大黄 归尾 羌活五钱 桃仁(研) 火麻仁(去壳)一两
蜜丸。
此以通为润,非专于清润也。伏火燥结,得涤荡而始清,不待润而燥自除矣。
引用:《医方论》润肠丸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脾胃论》润肠丸
治饮食劳倦,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及风结、血秘,皆能闭塞也。润燥和血疏风,自然通利也。
大黄(去皮) 当归梢 羌活(以上各五钱) 桃仁(汤浸,去皮尖,一两) 麻子仁(去皮取仁,一两二钱五分)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白汤送下。
引用:《脾胃论》润肠丸
下载:《脾胃论》chm pdf 电子书
《正体类要》润肠丸
治跌扑等症,或脾胃伏火,大肠干燥,或风热血结等症。
麻子仁(一两) 桃仁(一两,去皮尖)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 皂角刺 秦艽(各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猪胆汁丸尤妙,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白滚汤送下。凡怯弱人,先用猪胆导之,不通,宜补气血。
引用:《正体类要》润肠丸
下载:《正体类要》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润肠丸
治风结血秘,胃中伏火。
羌活 归尾 大黄(煨,各五钱) 麻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仁另研如泥,外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早白汤下五十丸,或加煨皂角仁亦妙。盖其性得湿则滑,滑则燥结自除。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润肠丸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润肠丸
治外无六经之形证,惟便溺阴隔者,当以此导之,老人尤宜。
桃仁 麻仁(各研成泥) 大黄(酒煨,各一两五钱) 当归尾 白芍药 升麻枳实(麸炒) 陈皮(各五钱) 生甘草 人参(各三钱) 木香 槟榔(各二钱) 除麻仁、桃仁外,为末,却入二仁泥,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温水食前下。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润肠丸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