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6 14:09:12

木面

木面
(音梭,《海药》)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木(音襄)。
时珍曰︰字韵书不载,惟孙《唐韵》莎字注云︰树似桄榔。则字当作莎衣之莎。
其叶离披如莎衣之状,故谓之莎也。张勃《吴录‧地理志》言,交趾木,皮中有白粉如米屑,干之捣末,以水淋过似面,可作饼食者,即此木也。后人讹为莎,音相近尔。杨慎《卮言》乃谓木即桄榔,误矣。按左思《吴都赋》云︰面有桄榔。又曰︰文、、桢、,既是一物,不应两用矣。
【集解】曰︰按︰《蜀记》云︰木生南中八郡。树高十许丈,阔四、五围。峰头生叶,两边行列如飞鸟翼。皮中有白面石许,捣筛作饼,或磨屑作饭食之,彼人呼为面,轻滑美好,胜于桄榔面也。
藏器曰︰木生岭南山谷。大者木皮内出面数斛,色黄白。
时珍曰︰按︰刘欣期《交州记》云︰都勾树似棕榈,木中出屑如桄榔面,可作饼饵。恐此即木也。

【气味】甘,平、温,无毒。
【主治】补益虚冷,消食(李)。
温补。久食不饥,长生(藏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