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7 16:42:57

十神汤

《仁术便览》十神汤

治时气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不问阴阳,两感伤寒,并治之。
川芎 甘草 麻黄 紫苏 升麻 白芷 陈皮 香附 芍药(各四钱) 干葛
上每服五钱或一两,姜三片,水一盏半煎。
引用:《仁术便览》十神汤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神汤

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或风寒湿痹,皆可服
川芎 甘草(炙) 麻黄(去根、节) 升麻(各四两) 干葛(十四两) 赤芍药 白 芷陈
上为细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以时候。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如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同煎服。虽产妇、婴儿、老人皆可服饵。如伤寒,不分表、里证,以此导引经络,不致变动,其功效非浅。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神汤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 pdf 电子书 


《汤头歌诀》十神汤

《局方》里葛升麻,陈草芎苏白芷加。麻黄赤芍兼香附,时行(瘟疫)感冒效堪夸。(葛根、升麻、陈皮、甘草、川芎、白芷、紫苏、麻黄、赤芍、香附等分,加姜、葱煎,治风寒两感,头痛发热,无汗恶寒,咳嗽鼻塞。芎、麻、升、葛、苏、芷、香附,辛香利气,发表散寒。加芍药者,敛阴气于发汗之中;加甘草者,和阳气于疏利之队也。吴绶曰∶此方用升麻、葛根,能解阳明瘟疫时气。若太阳伤寒发热,用之则引邪入阳明,传变发斑矣,慎之!)
引用:《汤头歌诀》十神汤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十神汤

川芎 甘草 麻黄 干葛 赤芍药 升麻 白芷 陈皮 香附 紫苏(等分)
此治外感风寒之套剂也。
古人治风寒,必分六经见证用药,然亦有只是发热、头痛、恶寒、鼻塞,而六经之证不甚显者,故亦总以疏表利气之药主之而已。是方也,川芎、麻黄、干葛、升麻、白芷、紫苏、香而甘草者,所以和阳气于疏利之队也。
引用:《医方考》十神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十神汤

麻黄四两 葛根十四两 升麻 川芎 白芷 紫苏 甘草 陈皮 香附 赤芍各四两
每服三钱,加姜五片,葱三茎煎。
时邪瘟疫,天行之疠气也。故此方于升散中多用芳香辟秽之品,辛烈善走,虽有芍药、甘草,不能制之。不可作阳经外感之通剂用也。
引用:《医方论》十神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目经大成》十神汤

麻黄 葛根 芎 升麻 白芷 紫苏 橘皮 香附 芍药 甘草
此阳经外感通剂也。吴鹤皋曰∶古人治风寒必分六经,见症用药。然两目暴病,发热头痛,而六经不甚显明,总以疏风利气之药主之。是方除芍药、甘草,余皆疏利。故可以解感冒气塞之症。又必用斯二者,欲阴阳之气无尽向汗中泄也。吴绶曰∶此方用升麻、葛根,能解阳明时疫。若太阳伤寒发热,用之则引邪入胃,传变发斑。此矛彼盾,正在司业者,细心审视耳。
诗曰∶谁家葛地生甘草,何处芎香似紫苏,芍药栏前升远眺,橘麻黄落芷扶疏。
引用:《目经大成》十神汤
下载:《目经大成》chm pdf 电子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神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