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承气汤
《仁术便览》桃仁承气汤治邪热传里,热蓄膀胱,其人如狂,小水自利,大便黑,小腹满痛,身目
白术 茯苓 黄 龙眼肉 酸枣仁 人参(各一两) 木香(五钱) 甘草(二钱半)
上水煎,生姜五片,枣三枚,看上下食前后温服。
引用:《仁术便览》桃仁承气汤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删补名医方论》桃仁承气汤
治血结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善忘,昏迷如狂者。此方治败血留经,通月事。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桂枝(三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
日三服,当微利。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桃仁承气汤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时方妙用》桃仁承气汤
桃仁(十六粒.去皮尖.)大黄(四钱) 甘草 桂枝(各二钱) 芒硝(二钱)
水二杯.煎八分去滓.入芒硝.煎微沸.温服.四逆汤.真武汤.(俱见下少阴.)桂枝加附子汤.白虎加人参汤.(即白虎汤加人参一钱.)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即见下阳明.)生姜泻心汤.
生姜(二钱)炙草 人参 黄芩(各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干姜 黄连(各五分) 水煎服
引用:《时方妙用》桃仁承气汤
下载:《时方妙用》chm pdf 电子书
《汤头歌诀》桃仁承气汤
(汤、仲景)五般奇,甘草硝黄并桂枝。〔桃仁五十枚(去皮尖研),大黄四两,芒硝、桂枝、甘草各二两。硝、黄、甘草,调胃承气汤也。热甚搏血,故加桃仁润燥缓肝,表证未除,故加桂枝调经解表。〕热结膀胱小腹胀,如狂蓄血最相宜。(小腹胀而小便自利,知为血蓄下焦,蓄血发热故如狂。)
引用:《汤头歌诀》桃仁承气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桃仁承气汤
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少腹胀满,大便黑,小便利,燥渴,忽忽如狂,至夜发热;及瘀血胃痛,血结胸中痛,疟疾实热夜发,痢疾畜血急痛;并能治败血留经,通月事。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桂枝(二两去皮) 大黄(四两) 芒硝 甘草(各二两) 水七升,煮二升半,去滓,纳硝,更上火微沸,分温三服,当微利。
桃仁承气(汤) 五般奇,甘草硝黄并桂枝。(硝、黄、甘草,本皆入血之品,即调胃承气汤也。热甚搏血,故加桃仁润燥缓肝,直达血所而攻之。加桂枝者,以表未解故耳。)热结膀胱(太阳之邪,由经入腑,结于膀胱之部。)小腹满,(小腹中央为膀胱之部,左右为肝之部。凡胸腹胀满,按之不痛者为气结,痛者为血结。)如狂畜血最相宜。(心主血,热与血结,则心神不宁,故昏乱而如狂。)畜血之证大便黑,(热极则黑,血凝之色亦黑。)小便自利(小便利而少腹仍满,故知为畜血。盖血病而气化无病也。)脉沉迟,(血结则脉不流利,故沉微而迟。)但欲漱水不欲咽,(津不上承,故唇口干燥,畜血在中,故不能容水,与湿热为病,虽渴而不欲饮同。但湿热则舌有胎,畜血则舌无胎为别。)此皆血证谛宜知。(以上皆畜血现证)死血瘀凝胃脘痛,(脉必涩,饮下作呃。)善饥(胃火)经闭(血积)并能医。小便不利(膀胱有湿热,非畜血也。)肢寒者,(少腹满,手足寒,此为冷结在膀胱关元也。当用温药。)非关畜血莫轻施。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桃仁承气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桃仁承气汤
桃仁(二十五枚,去皮尖) 桂枝(七分,炒) 大黄(五钱,酒浸) 芒硝(五钱) 甘草(二钱)
痢疾初起,质实者,此方主之。若初间失下,反用固涩之药,以致邪热内蓄,血不得行,腹痛欲死者,急以此方主之。
《内经》曰∶通因通用;又曰∶暴者夺之。故用大黄、芒硝之咸寒以荡涤邪热;用桃仁之苦以逐败血;甘草之甘以调胃气。乃桂枝则辛热物也,用之者何?经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故用其引大黄、芒硝直达瘀热之巢穴,乃向导之兵也。
引用:《医方考》桃仁承气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桃仁承气汤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桂枝(二两,洗净,妊娠用炒) 大黄(四两,酒浸) 芒硝(二
伤寒,外证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者,有蓄血也,此方主之。
无头痛、发热恶寒者,为外证已解。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渍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上焦主阳,下焦主阴。阳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阳,重阳则狂。
今瘀热客于下焦,下焦不行,则干上部清阳之分,而天君弗宁矣,故其证如狂。桃仁,润物也,能泽肠而滑血;大黄,行药也,能推陈而致新;芒硝,咸物也,能软坚而润燥;甘草,平剂也,能调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滞。又曰∶血寒则止,血热则行。桂枝之辛热,君以桃仁、硝、黄,则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制方之意乎!
引用:《医方考》桃仁承气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桃仁承气汤
桃仁五十粒(去皮尖,研) 大黄四两 芒硝 甘草 桂枝一两
此方《准绳》以为当用桂,喻西江等以为当用枝。予则以为主治注中有“外症不解”一语,此四字最为着眼,有桃仁、大黄、芒硝、甘草以治里,必当用桂枝以解表。仲景立方固无遗
引用:《医方论》桃仁承气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桃仁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芒硝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桃仁承气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外科理例》桃仁承气汤
治伤损。瘀血停滞。腹痛发热。或发狂。或便毒。壅肿疼痛。便秘发热。用此通之。
桃仁(五十粒去皮尖) 桂枝 芒硝 甘草(炙各一钱) 大黄(二钱)
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
引用:《外科理例》桃仁承气汤
下载:《外科理例》chm pdf 电子书
《正体类要》桃仁承气汤
(加当归即归承汤) 治伤损血滞于内作痛,或发热发狂等症。
桃仁 芒硝 甘草(各一钱) 大黄(二钱)
用水煎服。大黄更量虚实。
引用:《正体类要》桃仁承气汤
下载:《正体类要》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桃仁承气汤
治蓄血中焦,腹中急结,下利脓血。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桂心 芒硝 甘草(各二两) 大黄(四两) 水二碗,煎一碗,去渣,内芒硝,待沸温服。
腹中急结,缓以桃仁之甘,中焦蓄血,散以官桂之辛,盖甘以缓之,辛以散之也。
热甚血凝,或干闭,或下脓血,非硝黄不足以彻其藩篱,入甘草者欲其委曲搜剔,不欲其一往而尽耳。按∶犀角地黄汤,治上焦之血,抵当汤,治下焦之血,此治中焦之血。
《准绳》曰∶宜用桂心。旧本作桂枝者误也。喻嘉言曰∶用桃仁以达血,所加桂枝以解外邪,大抵因外邪者,用桂枝专治蓄血者,则桂心可也。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桃仁承气汤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医述》桃仁承气汤
仲景制大青龙、大柴胡、白虎汤,治三阳无形之热结。三承气之热实,是糟粕为患;桃仁、抵当之实结,是蓄血为眚。在有形中,又有气血之分也。凡仲景用硝、黄,是荡热除秽,不是除血。后人专以气分、血分对讲,误认糟粕为血,竟推大黄为血分药,不知大黄之芳香,所以开脾气而除腐秽,故方名承气耳。若不加桃仁,岂能破血?非加蛭虻,何以攻坚?是血剂中又分轻重也。凡 瘕不散,久而成形者,皆蓄血所致。今人不求其属而治之,反用三棱等气分之药,重伤元气,元气日衰,邪气易结。盖谓槽粕因气行而除,淤血因气伤而反坚也。
明知此理,则用抵当丸,得治 瘕及追虫攻毒之效。(柯韵伯)
桃仁承气,治淤血将结之时;抵当治淤血已结之后。(《伤寒类方》)
引用:《医述》桃仁承气汤、抵当汤
下载:《医述》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桃仁承气汤
治血结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善忘,昏迷如狂者。此方治败血留经,通月事。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桂枝三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痢。
引用:《医宗金鉴》桃仁承气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儒门事亲》桃仁承气汤
桃仁(十二个,去皮尖) 官桂 甘草 芒硝(以上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引用:《儒门事亲》桃仁承气汤
下载:《儒门事亲》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