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益气汤
《仁术便览》调中益气汤升麻(二分) 黄 (一钱) 甘草(五分) 苍术(四分) 木香(一分) 人参(五分) 柴胡(二分) 陈皮(二分)
如时湿燥热,是下元蒸蒸发也,加生地、黄柏。如大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常又治气血俱虚头痛,加川芎(二分) 蔓荆子(三分) 细辛(二分)
上水二盏,煎服。
引用:《仁术便览》调中益气汤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调中益气汤
黄 (一钱) 升麻(三分) 陈皮(六分) 木香(二分) 人参 甘草(炙) 苍术 柴胡(各五分)
脾胃不调而气弱者,此方主之。
脾胃不调者,肠鸣、飧泄、膨胀之类也。气弱者,语言轻微,手足倦怠也。补可以去弱,故用人参、黄 、甘草,甘温之性行,则中气不弱,手足不倦矣。苍术辛燥,能平胃中敦阜之气。升麻、柴胡轻清,能升胃家陷下之气。木香、陈皮辛香,能去胃中陈腐之气。夫敦阜之气平,陷下之气升,陈腐之气去,宁有不调之中乎?
引用:《医方考》调中益气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脾胃论》调中益气汤
黄 (一钱) 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 甘草 苍术(以上各五分) 柴胡(一味为上气不足,胃气与脾气下溜,乃补上气,从阴引阳也)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一分) 升麻(以上各二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
上件锉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宿食消尽服之。宁心绝思,药必神效,盖病在四肢血脉,空腹在旦是也。
如时头热躁,是下元阴火蒸蒸发也,加真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无此证则去之。
如大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逼迫,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三分;如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亦加茯苓二分,苍术一钱,泽泻五分,黄柏三分,时暂从权而祛湿也,不可常用,兼足太阴已病,其脉亦络于心中,故显湿热相合而烦乱;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半夏五分,生姜三片;有嗽,加生姜,生地黄二分,以制半夏之毒;如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阴脾所作也;如兼躁热,加黄柏、生地黄以上各二分;如无以上证,只服前药;如夏月,须加白芍药三分;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
如恶热而渴,或腹痛者,更加芍药五分,生黄芩二分。
如恶寒腹中痛,加中桂三分,去黄芩,谓之桂枝芍药汤,亦于芍药汤中加之同煎;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药,盖大寒之药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少许制之。
如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并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内经》曰∶逆气上行,满脉去形,明七神昏绝,离去其形而死矣,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急有音,不得卧,加吴茱萸五分或一钱五分,汤洗去苦,观厥气多少而用之。
如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盖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也,宜以酒黄连、酒黄柏、酒知母各等分,为细末,热汤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汤送下,空心服。仍多饮热汤,服毕少时,便以美饮食压之,使不令胃中留停,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大抵治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当用温平,甘多辛少之药治之,是其本法也。
如时上见寒热,病四时也,又或将理不如法,或酒食过多,或辛热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或居大热大寒之处益其病,当临时制宜,暂用大寒大热治法而取效,此从权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难治矣。
《黄帝针经》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盖上气者,心肺上焦之气,阳病在阴,从阴引阳,宜以入肾肝下焦之药,引甘多辛少之药,使升发脾胃之气,又从而去其邪气于腠理皮毛也。又云∶视前痛者,常先取之,是先以缪刺泻其经络之壅者,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后治他病。
引用:《脾胃论》调中益气汤
下载:《脾胃论》chm pdf 电子书
《目经大成》调中益气汤
即前方木香易当归,苍术换白术。
脾阳不调者,常作肠鸣、飧泄、膨胀诸症。脾阴不中者,会有神倦、目暗、言微等事。甘温能补衰弱,故用参、 、甘草。苦燥能平敦阜,故用苍术、升麻。轻清举陷下抑郁,柴胡是已。芬芳辟留中陈腐,橘皮是已。夫陈腐辟,敦阜平,陷下举,衰弱补,宁复有不益之气,不调之中乎?于以名汤,谅哉。
飧泄一名肠风。盖风邪伤人,必入空窍,而空窍唯肠胃为最。风既居于其中,引导之机如顺流扬帆,不俟脾之运化,食入即出,以故餐已随泄。不知者以为脾虚完谷不化,急作长夏寒中、洞泄及冬月飧泄之泄而治。热剂大补,风益刚劲,有加无已,每至束手无策。其实用此方倍加桂枝,领风从肌表而出,一二剂随瘥。再者,肺伤于燥,亦害飧泄,所谓肺移热于大肠,久为肠辟是也。肺清则泄立止矣。倘想到脾虚,以燥益燥,则一转为痢,再转为秘,欲泄不得其泄,奈何?偶有所触,附注于此,学人记之。本方加五味、芍药,发中有收,亦名调中。
诗曰∶补中益气许参 ,橘草升柴术与归,白术易苍归易术,调中益气又须知。
引用:《目经大成》调中益气汤
下载:《目经大成》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调中益气汤
治劳伤元气,肢体倦怠,脾肺虚弱,自汗盗汗,内热作渴等症。
黄 (一钱) 人参 甘草(炙) 当归 白术(各五分) 白芍药 柴胡 升麻(各三分)陈皮(二分) 五味子(十五粒) 水煎温服。
此方即补中益气加白芍、五味而已。补中益气,纯用甘温,但行春升之令,此加酸敛兼持秋肃之权,气虚多散,汗而不收,如夏气之蒸溽也。金商一奏而炎 如失矣。
盖有升有降,能发能收,则天地交通菀 生遂,此东垣先生别行一路,以广补中之妙者乎!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调中益气汤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