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6 15:10:51

山豆根

山豆根
(宋《开宝》)
【释名】解毒(《纲目》)、黄结(《纲目》)、颂曰︰其蔓如大豆,因以为名。
【集解】颂曰︰山豆根,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苗蔓如豆,叶青,经冬不凋,八月采根。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石鼠食其根。故岭南人捕鼠,取肠胃曝干,解毒攻热效。
【气味】甘,寒,无毒。
时珍曰︰按︰沈括《笔谈》云︰山豆根味极苦,本草言味甘,大误矣。
【主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发热咳嗽,治人及马急黄,杀小虫(《开宝》)。含之咽汁,解咽喉肿毒,极妙(苏颂)。气腹胀,又下寸白诸虫。丸服,止下痢。磨汁服,止卒患热厥心腹痛,五种痔痛。研汁涂诸热肿秃疮,蛇狗蜘蛛伤(时珍)。
【附方】旧十,新三。
解中蛊毒︰密取山豆根和水研,服少许,未定再服。已禁声者,亦愈。
五般急黄︰山豆根末,水服二钱。若带蛊气,以酒下。
霍乱吐利︰山豆根末,橘皮汤下三钱。
赤白下痢︰山豆根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白汤下,三服自止。(以上并《备急方》)
卒患腹痛︰山豆根,水研半盏服,入口即定。
头风热痛︰山豆根末,油调,涂两太阳。
头上白屑︰山豆根末,浸油,日涂之。
牙龈肿痛︰山豆根一片,含于痛所。(以上并《备急方》)
喉中发痈︰山豆根,磨醋噙之,追涎即愈。势重不能言者,频以鸡翎扫入喉中,引涎出,就能言语。(《永类方》)
麸豆诸疮,烦热甚者︰水研山豆根汁,服少许。(《经验方》)
疥癣虫疮︰山豆根末,腊猪脂调涂。(《备急方》)
喉风急证,牙关紧闭,水谷不下︰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之,咽下,二、三口即愈。(杨清叟《外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