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淋散
《删补名医方论》五淋散治膀胱结热,水道不通,淋涩热痛,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脓,或小便血。
赤苓(一钱五分) 赤芍(一钱) 栀仁(一钱) 当归 甘草(各钱二分)
上五味,加灯心,水煎服。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五淋散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时方歌括》五淋散
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涩不出.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为膏汁或热怫便血.五淋散用草栀仁.归芍茯苓亦共珍.(赤茯苓三钱.芍药山栀仁各二钱.当归细甘草各一钱四分.加灯心水煎服.)气化原由阴以育.调行水道妙通神.
柯韵伯曰.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又申其旨曰.气化则能出.何也.盖膀胱有上口而无下口.能纳而不出惟气为水母.必太阳之气化.而膀胱之溺始出.是水道固藉无形之气化.不专责有形之州都矣.夫五脏之水火.皆生于气.气平则为少火.少火生气.而气即为水.水精四布.下输膀胱.源清则流洁矣.气有余则为壮火.壮火食气.则化源无藉.为癃闭淋涩.膏淋豆汁.砂石脓血.而水道为之不利矣.总由化源之不清.非决渎之失职.若以八正舟车禹功浚川等剂治之.五脏之阴虚.太阳之气化绝矣.故急用栀苓治心肺.以通上焦之气.而五志火清.归芍滋肝肾.以安下焦之气.而五脏阴复.甘草调中焦之气.而阴阳厘清.则太阳之气自化.而膀胱之水洁矣.此治本之计.法之尽善者也.
引用:《时方歌括》五淋散
下载:《时方歌括》chm pdf 电子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 ..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并皆治之。(又方见后
赤茯苓(六两) 当归(去芦) 甘草(生用,各五两) 赤芍药(去芦,锉) 山栀子仁(各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 pdf 电子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
治证与前五淋散同。
木通(去节) 滑石 甘草(炙,各六两) 山栀仁(炒,十四两) 赤芍药 茯苓(去皮,
上捣,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服。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五淋散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沙石诸淋。
赤茯苓(六两) 赤芍药 山栀子仁(各十两) 当归 甘草(生用,各五两) 条苓(三两)
每服四钱) 水煎,空心服。
牛膝膏,以牛膝合许,清水浓煎,入麝少许,神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及妇人血结坚痛,故牛膝为治淋之圣药。但虚人当兼以补剂。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五淋散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五淋散
治膀胱结热,水道不通,淋涩热痛,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脓,或小便血。
赤苓一钱五分 赤芍一钱 栀仁一钱 当归 甘草各钱二分,右五味,加灯心,水煎服。
引用:《医宗金鉴》五淋散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