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7 22:10:06

小陷胸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陷胸汤

治结胸病,正在心,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黄连(一分) 半夏(汤洗去滑,六钱) 栝蒌实(不用,四分之一)
上为锉散。水二盏,先煎栝蒌,至盏半,入前药,煎至六分,去滓,分二服,利黄涎沫即安。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陷胸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 pdf 电子书 


《删补名医方论》小陷胸汤

治心下痞,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栝蒌实(大者,一个)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实,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集注】程知曰∶此热结未深者,在心下,不似大结胸之高在心上。按之痛,比手不可近为轻。脉之浮滑又缓于沉紧,但痰饮素盛,挟热邪而内结,所以脉见浮滑也。以半夏之辛散之,黄连之苦泻之,栝蒌之苦润涤之,皆所以除热散结于胸中也。先煮栝蒌,分温三服,皆以缓治上之法。
程应旄曰∶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蒌润燥,合之以开结气,亦名曰陷胸者,攻虽不峻,而一皆直泻,其胸里之实邪,亦从此夺矣。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小陷胸汤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时方妙用》小陷胸汤

黄连(一钱) 半夏(二钱) 栝蒌实(二钱)
水一杯半.先煮栝蒌至一杯.入二味.再煎至七分服.微下黄涎.
引用:《时方妙用》小陷胸汤
下载:《时方妙用》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小陷胸汤

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栝蒌(大者一枚) 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
小陷胸汤泄痰热,黄连半夏及栝蒌。(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曰∶“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蒌润燥,合之以开结气。亦名曰‘陷胸’者,攻虽不峻,而一皆直泄胸中之实,则邪亦
痛在心下(小结胸病,上不至心上,下不及少腹,必按之方痛,非手不可近,与大陷胸证迥
盖黄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小陷胸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去毛) 半夏(泡七次,半升) 栝蒌实(一枚,去皮)
伤寒,下之早,热结胸中,按之则痛者,小结胸也,此方主之。
三阳经表证未去而早下之,则表邪乘虚而入,故结胸。结胸者,阳邪固结于胸中,不能解散,为硬为痛也;按之则痛者,不按犹未痛也,故用小陷胸汤。黄连能泻胸中之热,半夏能散胸中之结,栝蒌能下胸中之气。然必下后方有是证,若未经下后,则不曰结胸。
引用:《医方考》小陷胸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栝蒌一枚
小陷胸汤非但治小结胸,并可通治夹滞时邪,不重不轻,最为适用。
引用:《医方论》小陷胸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括要》小陷胸汤

半夏 黄连 栝蒌实
小结胸者.按之则痛.脉浮滑.此汤主之. 大结胸者.不按亦痛.小结胸者.必手按而后觉痛也.邪轻于前.故曰小陷胸.夫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栝蒌之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温以散结.邪自解矣.
引用:《伤寒括要》小陷胸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 pdf 电子书 


《伤寒论》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栝蒌实大者一个(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引用:《伤寒论》小陷胸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括蒌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括蒌取三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下之后,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五苓散小陷胸汤方俱见前)
引用:《伤寒杂病论》小陷胸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小陷胸汤

下早热结胸中,按之则痛,小结胸也。
半夏(汤洗,半升) 黄连(一两) 栝蒌实(大者,一枚) 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分二温服。
止在胸中不及于腹,按之则痛,不按犹未痛也,故曰∶小结胸。《经》曰∶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泄胸中之热,括蒌泄胸中之气,半夏散胸中之痰,一服未能即和,再服微解下黄涎便安也。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小陷胸汤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半夏(洗)半筋栝蒌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
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蒌润燥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攻虽不峻,亦能突围而入,故名小陷胸汤。分服三服,乃缓以治上之法也。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
伤寒表不解,误下成痞,此其常也。伤寒或有因误下而成结胸者,乃其变也。今伤寒六七日,结胸不因误下而成此热实之证,若脉沉紧,里实脉也。心下痛,按之右□,里实证也。此为脉病皆实,故以大陷胸汤主之也。
【集注】
喻昌曰:「热实」二字,形容结胸之状甚明,见邪热填实于胸而不散漫也。浮紧主伤寒无汗,沉紧主伤寒结胸,此与中风之阳邪结胸回别,所以不言浮也。又曰:阳邪误下成结胸,阴邪误下成痞。然中风间有痞证,伤寒间有结胸证,又不可不知。
程应旄曰:虽曰阳邪内陷,然「阴阳」二字从虚实寒热上区别,非从中风伤寒上区别。表热盛实转入胃府,则为阳明证;表热盛实不转入胃府,而陷入于膈,则为结胸证。故不必误下始成也。不因下而成结胸者,必其人胸有燥邪,以失汗而表邪合之,遂成里实。观此条曰:伤寒六、七日,又曰:脉沉而紧,则可知矣。
汪琥曰:或问脉沉紧,焉知非寒实结胸?答曰:胸中者,阳气之所聚也。邪热当胸而结直至心下,石□且痛,则脉不但沉紧,甚至有伏而不见者,乌可以脉沉紧为非热耶?大抵辨结胸之法,但当证书最为有准。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按】
无热证之下,与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小陷胸汤」四字,必是传写之误。桔梗、贝母、巴豆三物,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义,温而能攻,与寒实之理相属;小陷胸汤,乃栝蒌、黄连,皆性寒之品,岂可以治寒实结胸之证乎?「亦可服」三字,亦衍文也。
【注】
结胸证,身无大热,口不燥渴,则为无热实证,乃寒实也,与三物白散。然此证脉必当沉紧。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则又非寒实结胸可比,当以枳实理中汤治之矣。
【集注】
王肯堂曰:热实结胸,及寒实结胸,『活人书』不拘寒热,但用陷胸汤,不差者用枳实理中丸,即应手而愈。
方有执曰:寒以饮言,饮本寒也,又得水寒,两寒搏结而实于胸中,故谓无热证也。
程知曰:结胸有大小之别,寒热之异,不得概用硝黄也。
郑重光曰:水寒结实在胸,则心阳被据,自非细故,用三物白散下寒而破结,皆不得已之兵也。
引用:《医宗金鉴》小陷胸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小陷胸汤

治心下痞,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栝蒌实(大者)一个,,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实,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集注】程知曰:此热结未深者,在心下,不似大结胸之高在心上。
按之痛,比手不可近为轻。脉之浮滑又缓于沉紧,但痰饮素盛,挟热邪而内结,所以脉见浮滑也。以半夏之辛散之,黄连之苦泻之,栝蒌之苦润涤之,皆所以除热散结于胸中也。先煮栝蒌,分温三服,皆以缓治上之法。程应旄曰: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蒌润燥,合之以开结气,亦名曰陷胸者,攻虽不峻,而一皆直泻,其胸里之实邪,亦从此夺矣。
引用:《医宗金鉴》小陷胸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陷胸汤

即前之三物小陷胸汤
黄连 瓜蒌 半夏
结胸脉不沉而浮滑,心下不按不痛,按之则痛。此热痰结在心下,宜黄连瓜蒌半夏清降热痰,不可攻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陷胸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儒门事亲》小陷胸汤

半夏(汤洗,一钱五分) 黄连(一分) 栝蒌实(一枚,用四分之一)
上锉麻豆大。水二盏,先煮栝蒌至一盏半,下诸药,取八分,去滓,温服未利再服。
引用:《儒门事亲》小陷胸汤
下载:《儒门事亲》chm pdf 电子书 


《医学心悟》小陷胸汤

本太阳证,为医误下,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为结胸,应服大陷胸汤。若不按不痛者,为小结胸,应服本方。然用药之道,宜先缓后急,有如探试之法上三味,以水六钟,先煮栝蒌,减半、去渣,纳诸药煮取二钟,温服。
按此方,加枳实一钱五分,更效。
引用:《医学心悟》小陷胸汤
下载:《医学心悟》chm pdf 电子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陷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