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青丸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泻青丸归身、川芎、大黄(煨)、羌活、防风,桅子仁、胆草各等分,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捂桐子大,竹叶汤下,此泻肝火之药也。如发热,去大黄,如全蝎、僵蚕(炒),竹叶引,水煎极。
引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泻青丸
下载:《万氏秘传片玉心书》chm pdf 电子书
《小儿药证直诀》泻青丸
治肝热搐搦,脉洪实。
当归(去芦头切焙秤) 龙脑(焙秤) 川芎 山栀子仁 川大黄(湿纸裹煨) 羌活 防风(去芦头切焙秤)
上件等分为末,炼蜜和丸,鸡头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叶汤同沙糖温水化下。
学海案∶“聚珍本”方后附录云,王海藏斑疹改误云,东垣先生治斑后风热毒,翳膜气晕遮睛,以此剂泻之,大效。初觉易治。
引用:《小儿药证直诀》泻青丸
下载:《小儿药证直诀》chm pdf 电子书
《仁术便览》泻青丸
治小儿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兼治肝经实热,手寻衣领乱捻物,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身反折强,直目连扎,或脏腑飧泄,诸药不止,脾虚肝盛。
当归 龙胆草 川芎 山栀 大黄(纸裹煨) 羌活 防风(各二钱半)
上炼蜜为丸,竹叶沙糖汤下。
引用:《仁术便览》泻青丸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删补名医方论》泻青丸
治肝火风热,不能安卧,多惊多怒,目赤肿痛,及小儿急惊抽搐。
龙胆草 山栀 大黄(酒蒸) 川芎 当归 羌活 防风等分,蜜丸,竹叶汤下。
【注】龙胆草直入肝经,以泻其火,佐栀子、大黄,使其所泻之火,从大、小二便而出,是治火之标也。肝主风,风能生火,治肝不治风,非其治也。故用羌活、防风散肝之风,即所以散肝之火,是治火之本也。肝之情欲散,故用川芎之辛以散之。肝之质喜滋,故用当归之濡以润之。是于泻肝之中,寓有养肝之意。泻肝者,泻肝之病也;养肝者,悦肝之神也。盖肝木主春,乃阳升发动之始,万物生化之源,不可伤也。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泻青丸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汤头歌诀》泻青丸
(钱乙)用龙胆栀,下行泻火大黄资。羌防升上芎归润,火郁肝经用此宜。〔龙胆草、黑栀子、大黄(酒蒸)、羌活、防风、川芎、当归(酒洗),等分,蜜丸,竹叶汤下。羌、防引火上升,栀、胆、大黄抑火下降,芎、归养肝血而润肝燥。〕
引用:《汤头歌诀》泻青丸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泻青丸
龙胆草 川芎 栀子(炒黑) 当归(酒洗) 大黄(酒蒸) 羌活 防风 等分
中风,发热,不能安卧者,此方主之。
肝主风,少阳胆则其腑也。少阳之经行乎两胁,风热相干,故不能安卧;此方名曰泻青,泻肝胆也。龙胆草味苦而浓,故入厥阴而泻肝;少阳火实者,头角必痛,故佐以川芎;少阳火郁者,必生烦躁,故佐以栀子;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势不容易以治,故又夺以大黄。用当归者,培养乎血,而不使其为风热所燥也。复用乎羌活、防风者,二物皆升散之品,此
引用:《医方考》泻青丸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泻青丸
龙胆草 山栀(炒) 大黄(酒蒸) 川芎 当归(酒洗) 羌活 防风
等分,蜜丸。竹叶汤下。
肝性至刚,宜柔而不宜伐。此方但泻肝经之郁火则可,若以之治惊恐、筋痿等症,吾未见其
引用:《医方论》泻青丸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目经大成》泻青丸
龙胆草 当归 防风 羌活 山栀仁 芎 大黄(各等分)
青者,东方木神,于人为肝。泻青者,盖木忌蔽密,必伐去枝叶,始通风而不生虫。肝属木,忌血旺与气郁。
血旺则善怒,气郁则筋脉不舒。风火相循而起,发为头痛,目赤肿,翳障,热泪,坐卧不宁,本经谓之木火自焚。
不图急治,安望其条达。故用大黄、草龙胆、山栀仁苦寒下行,直入厥阴而折之。羌活、防风、芎 ,气雄能走,从其性而升之。用当归者,以辛温润其燥,就以辛温补其血,是亦泻青之一法也。虽然青乃春阳发荣之色,化物之源也。世医皆执东方常实,有泻无补,目病属肝,肝常有余,肝无补法诸说,起手便是平肝。不知五行之中,惟木怀仁向荣,非如前症,而用前药,譬以板斧伐条,标虽速去,本则随枯,来春杳无所生矣。春无所生,则夏长、秋收、冬藏者何物乎?故余每救败症,从养阴益阳者居多。否则议和议泻,然终以益补收效。此何以故?盖病多假实真虚,而药只有泻无补,饥肠寒骨,强自支持,因衣以绨袍,食以豆粥,犹久旱得雨,严寒出日,有不解其郁闷者乎。必曰肝无补法,此门外汉子。凭卿用卿法,我自用我法也。
诗曰∶泻青莫漫防龙胆,羌活大黄当检点,至乃芎 栀子仁,症非如上任煎啖。
引用:《目经大成》泻青丸
下载:《目经大成》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泻青丸
治肝火风热,不能安卧,多惊多怒,目赤肿痛,及小儿急惊抽搐。
龙胆草 山栀 大黄(酒蒸) 川芎 当归 羌活 防风等分,蜜丸,竹叶汤下。
【注】龙胆草直入肝经,以泻其火,佐栀子,大黄,使其所泻之火,从大,小二便而出,是治火之标也。肝主风,风能生火,治肝不治风,非其治也。故用羌活,防风散肝之风,即所以散肝之火,是治火之本也。肝之情欲散,故用川芎之辛以散之。肝之质喜滋,故用当归之濡以润之。是于泻肝之中,寓有养肝之意。泻肝者,泻肝之病也;养肝者,悦肝之神也。盖肝木主春,乃阳升发动之始,万物生化之源,不可伤也。
引用:《医宗金鉴》泻青丸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