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柴灰
桑柴灰【气味】辛,寒,有小毒。
【主治】蒸淋取汁为煎,与冬灰等分,同灭痣疵黑子,蚀恶肉。煮小豆食,大下水胀。
敷金疮,止血生肌(苏恭)。桑霜,治噎食积块(时珍)。
【附方】旧五,新六。
目赤肿痛︰桑灰一两。黄连半两,为末。每以一钱泡汤,澄清洗之。(《圣济总录》)。
洗青盲眼︰正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四,五月五,六月二,七月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七,十一月二十六,十二月三十日。每遇上件神日,用桑柴灰一合,煎汤沃之,于瓷器中,澄取极清,稍热洗之。如冷即重汤顿温,不住手洗。久久视物如鹰鹘也。
一法以桑灰、童子小便和作丸。每用一丸,泡汤澄洗。(《经验方》)。
尸疰鬼疰︰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使人寒热淋沥,恍惚默默,不得知所苦,累年积月,以至于死,复传亲人,宜急治之。用桑树白皮曝干,烧灰二斗,著甑中蒸透,以釜中汤三、四斗,淋之又淋,凡三度极浓,澄清只取二斗,以渍赤小豆二斗,一宿,曝干复渍,灰汁尽乃止,以豆蒸熟。以羊肉或鹿肉作羹,进此豆饭,初食一升至二升,取饱。微者,三、四斗愈;极者七、八斗愈。病去时,体中自觉疼痒淫淫。若根本不尽,再为之。神效方也。(《肘后方》)。
腹中症瘕︰方见介部鳖下。
身面水肿,坐卧不得︰取东引花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饥即饱食之,不得吃汤饮面上痣疵︰寒食前后,取桑条,烧灰,淋汁,入锻石熬膏,以自己唾调点之,自落也。(《皆效方》)。
白癜驳风︰桑柴灰二斗,甑内蒸之,取釜内热汤洗。不过五、六度,瘥。(《圣惠方》)。
大风恶疾,眉发脱落︰以桑柴灰热汤淋取汁,洗头面(以大豆水研浆,解释灰味,弥佳)。
次用熟水,入绿豆面濯之。三日狐尿刺人,肿痛欲死︰热桑灰汁渍之,冷即易。(《肘后方》)。
金疮作痛︰桑柴灰筛细,敷之。(《梅师方》)。
疮伤风水,肿痛入腹,则杀人︰多以桑灰淋汁渍之,冷复易。(《梅师方》)。
头风白屑︰桑灰淋汁沐之,神良。(《圣惠方》)。
桑耳、桑黄见菜部木耳。
桑花见草部苔类。
桑寄生见后寓木类。
桑柴火见火部。
桑螵蛸见虫部。
桑蠹见虫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