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疏
溲疏(《本经》下品)
【释名】巨骨(《别录》)。
【集解】《别录》曰︰溲疏生熊耳川谷,及田野故丘墟地。四月采当之曰︰溲疏一名杨栌,一名牡荆,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时时有节。子似枸杞子,冬月熟,赤色,味甘苦。末代乃无识者。此非人篱垣之杨栌也。
恭曰︰溲疏,形似空疏,树高丈许,白皮。其子八、九月熟,赤色,似枸杞,必两两相对,味苦,与空疏不同。空疏即杨栌,其子为荚,不似溲疏。
志曰︰溲疏、枸杞虽则相似,然溲疏有刺,枸杞无刺,以此为别。
颂曰︰溲疏亦有巨骨之名,如枸杞之名地骨,当亦相类。方书鲜用,宜细辨之。
机曰︰按︰李当之但言溲疏子似枸杞子,不曾言树相似。马志因其子相似,遂谓树亦相似,以有刺、无刺为别。苏颂又因巨骨、地骨之名,疑其相类。殊不知枸杞未尝无刺,但小则刺多,大则刺少耳。本草中异物同名甚多,况一骨字之同耶?以此为言,尤见穿凿。
时珍曰︰汪机所断似矣,而自亦不能的指为何物也。
【气味】辛,寒,无毒。《别录》曰︰苦,微寒。
之才曰︰漏卢为之使。
【主治】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利水道(《本经》)。
除胃中热,下气。可作浴汤(《别录》。时珍曰︰按︰孙真人《千金方》,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