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7 23:18:16

续命汤

《妇人大全良方》续命汤

疗产后骤血不止。续命汤。
白蜜(一匙) 生姜(一片)
上同煎后蜜色赤,投童子小便一升,去姜更煎二沸,分为三次,顿服之。
疗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痛。
生马齿苋上捣取汁三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调,顿服。
疗产后血痢不止。
臭樗根(六分)
上为末,水和丸如枣核大,面担作馄饨,无度,煮二、七个,热吞之。
疗产后下血不止。
桑耳(炙) 芍药(炙) 地榆 茜根 牛角 阿胶(各六分) 艾叶 鸡苏(各四分) 白龙骨(十二分)
上 咀,以水二升,煮取八合,分三服。
引用:《妇人大全良方》续命汤
下载:《妇人大全良方》chm pdf 电子书 


《备急千金要方》续命汤

治风眩发则烦闷无知,口沫出,四体角弓,目反上,口噤不得言方。
竹沥(一升二合) 生地黄汁(一升) 龙齿 生姜 防风 麻黄(各四两) 防己(三两)石膏(七两) 桂心(二两) 附子(三分)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有气加附子作一两,紫苏子五合,橘皮半两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续命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删补名医方论》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 桂枝 石膏 干姜 杏仁(四十枚) 川芎 当归 人参 甘草(各三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自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脉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集注】赵良曰∶痱病者,营卫气血,不养于内外,故身体不用,机关不利,精神不治。然是证有虚、有实。虚者自饮食房劳七情感之,如《内经》所谓内夺而厥,则为喑痱之类是也。实者自风寒暑湿感之。虚者不可以实治,治之则愈散其气血。今此方明言中风痱,是属营卫之实邪也,故用续命。续命乃麻黄汤之变者,加干姜以开血受寒邪,石膏以解肌受风邪,当归和血,人参益气,川芎行血散风也。其并治咳逆上气,面浮者,亦以为风寒所致也。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续命汤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是斋百一选方》续命汤

治痛风高监之子服。
煎小续命汤下防风丸。
引用:《是斋百一选方》续命汤(防风丸)
下载:《是斋百一选方》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并治咳逆上气,但伏不得卧,面目浮肿者。
麻黄 桂枝 石膏 甘草 干姜 人参 当归(各三两) 川芎(一两五钱) 杏仁(四十枚) 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复脊,凭几坐,(坐则升发阳气,足以敌邪外散。)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此亦唐人校订《金匮》附方,非仲景方也。然其方颇合仲景之旨,故选之。)
《录验》续命(汤)麻桂姜,芎归杏草石参 。中风拘急(风邪入络)成风痱,(“痱”,废而不用也。)今古相传此法良。(方名“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也。)风入络中痰火壅,驱风自必佐清凉,兼调气血扶其正,络痹通而拘急康。(风入经络,则内风与外风相煽,以致痰火一时壅塞。惟宜先驱其风,继清痰火,而后调其气血,则经脉可以渐通。此方即从大青
当归活血,甘草和诸药。盖邪风中人身痱,必由表虚,络脉弛纵,必由里热,故气宜固,血宜活,风寒宜散,络脉宜凉,自当内外施治,以辟邪风,非处方之冗杂也。)证既属风风药主,因人加减法当商,误投温补将邪敛,轻则偏枯重必亡。(凡古人定病之名,必指其实,既曰“中风”,则其病属风可知。既为风病,则主病之方,必以治风为本;其中或有阴虚、阳虚、感热、感寒之别,则于治风方中,随所现之证加减之。即使正气内虚,亦宜于驱风药中少加扶正之品,以助驱邪之力,从未有纯用温补者。今人一遇此证,即用参、地、桂、附等温补,将风火痰涎尽行补住,轻者变重,重者必死。或有元气未伤,而感邪浅者,亦必迁延时日,以成偏枯永废之人。此非温补误之耶!)续命(汤)中风之祖剂,若无绝证用皆臧。
口开眼合两手撒,直视摇头面赤妆,遗溺汗淋俱绝证,阴阳离决命难长。(续命为中风之祖方,苟非中脏之绝证,皆可治之。惟口开眼合,手撒鼻鼾,遗尿吐沫,直视摇头,面赤如妆,汗出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古今录验》续命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 桂枝 石膏 干姜 杏仁四十枚 川芎 当归 人参 甘草各三两,右九昧,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自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脉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集注】赵良曰:痱病者,营卫气血,不养于内外,故身体不用,机关不利,精神不治。然是证有虚,有实。虚者自饮食房劳七情感之,如『内经』所谓内夺而厥,则为瘖痱之类是也。实者自风寒暑湿感之。虚者不可以实治,治之则愈散其气血。今此方明言中风痱,是属营卫之实邪也,故用续命。续命乃麻黄汤之变者,加干姜以开血受寒邪,石膏以解肌受风邪,当归和血,人参益气,川芎行血散风也。其并治咳逆上气,面浮者,亦以为风寒所致也。
引用:《医宗金鉴》续命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张氏医通》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麻黄 桂枝(千金。局方。俱作桂心)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甘草(炙。各三钱) 芎 (一钱) 杏仁(三十枚。千金。作白术)
上九味。水煎。温服。当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
千金续命汤无人参。有防风、黄芩、芍药。 续命风引汤。多防己、防风、独活、附子。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舌肿出。千金根据源续命汤。多白术、茯苓、大枣为十二味。
小续命汤(千金) 治中风外显六经形证。
续命汤去石膏。加芍药、防风、黄芩各一钱四分。防己一钱。熟附子七分。生姜五片。大枣一枚。(崔氏。外台。不用防己大枣)
无汗恶寒。倍麻黄、杏仁。有汗恶风。倍桂枝、芍药。无汗身热不恶寒。去附子倍甘草加石膏、知母。有汗身热不恶风。倍桂枝、黄芩加葛根。无汗身凉脉沉细。倍附子加干姜。有汗无热畏寒脉沉。倍桂枝、附子、甘草。肢节挛痛。麻木不仁。脉缓。加羌活、连翘。(上易老加减法)
张景岳曰。按历代相传。治中风之方。皆以续命等汤为主。考其所自。则始于金匮要略。附方中有古今录验续命汤。然此必宋时校正之所增。而非仲景本方也。此自隋唐以来。则孙氏千金方。乃有小续命、大续命、西州续命、排风等汤。故后世宗之。无不以此为中风主治矣。夫续命汤以麻黄为君。而与姜、桂并用。本发散外邪之方。至小续命、大续命、西州续命等汤。则复加黄芩以兼桂、附。虽曰相制。而水火冰炭。道本不同。即有神妙。终非余之心服者。其他无论。独怪乎河间东垣丹溪三子者。既于中风门。皆言此病非风矣。何于本门并首列小续命汤。而附以加减之法。又何前后之言不相应耶。
千金大续命汤 治中风肥盛。多痰多渴。肢体不遂。
续命汤去人参。加黄芩、荆沥(一作竹沥)
西州续命汤(千金)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识人。拘急不能转侧。
大续命汤去荆沥。
千金八风续命汤 治卒中半身不遂。手足拘急。
续命汤去麻黄、芎 加独活、黄芩。水煎。温服覆汗。不得汗。倍麻黄。
千金排风汤 治中风肢体烦疼。皮肤不仁。
续命汤去人参、石膏、干姜。加防风、芍药、白术、茯苓、独活、白鲜皮、生姜。
引用:《张氏医通》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下载:《张氏医通》chm pdf 电子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续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