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丸
《小儿药证直诀》真珠丸取小儿虚中一切积聚、惊涎、宿食、乳癖。治大小便涩滞,疗腹胀,行滞气。
木香 白丁香(真者) 丁香(末五分) 巴豆仁(十四个,水浸一宿,研极腻) 轻粉(各五分,留少许为衣) 白滑石(末二钱)
上为末,研匀,湿纸裹烧,粟米饭丸麻子大。一岁一丸,八九岁以上至十五岁服八丸,炮皂子煎汤放冷下。挟风热难动者,先服凉药一服;乳癖者,减丸数,隔日临卧一服。
引用:《小儿药证直诀》真珠丸
下载:《小儿药证直诀》chm pdf 电子书
《备急千金要方》真珠丸
治小儿痰实结聚,宿癖羸露,不能饮食方。
真珠(半两) 麦冬(一两) 蕤仁(二百枚) 巴豆(四十枚)
上四味为末蜜丸,期岁儿服二丸如小豆大,二百日儿服如麻子二丸,渐增以知为度,当下病赤黄白黑葵汁,下勿绝药,病尽下自止。久服使小儿肥白,甚验。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真珠丸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博济方》真珠丸
治小儿惊热有痰,及多温肚,夜卧不稳,吃食过多。
天南星(研末,一钱) 巴豆(二十四枚,去心膜,以水浸一宿,研细,不出油用
上二味先研巴豆,令熟,次下南星,以糯米粥和为丸,如绿豆大,随儿年岁服之。泻痢,用米饮下。取食,葱汤下,如膈上有食,即吐出,如在中腕,即泻下。惊悸,薄荷荆芥汤下。
引用:《博济方》真珠丸
下载:《博济方》chm pdf 电子书
《普济本事方》真珠丸
治肝经因虚,内受风邪,卧则魂散而不守,状若惊悸,真珠丸(真珠母大于常珠形状不一)。
真珠母(未钻真珠也三分,研如粉,同碾)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后秤)
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各一两半)
人参(去芦)
酸枣仁(微炒,去皮,研)
柏子仁(各一两,研)
犀角(镑为细末)
茯神(去木)
沉香 龙齿(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四五十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夜卧服。
引用:《普济本事方》真珠丸
下载:《普济本事方》chm pdf 电子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真珠丸
治心虚烦闷,或外伤暑热,内积愁烦,酣饮过多,皆致烦渴,口干舌燥,引饮无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知母(一法,一两一分) 川连(去毛,一法,一两) 苦参(一法,一两) 玄参(一法无) 铁胤粉(各一分,研) 牡蛎( ,一两一分) 朱砂(别研,二两) 麦门冬(去心) 天花粉(各半两)金箔 银箔(二百片,一法白扁豆煮去皮一两)。
上为末,炼蜜入生栝蒌根汁少许丸,如梧桐子大,用金银箔为衣。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先用栝蒌根汁下一服,次用麦门冬熟水下,病退,日二服。忌炙爆酒色,次投苁蓉丸补。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真珠丸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真珠丸
治肝虚为风邪所干,卧则魂散而不守舍。
真珠母(三钱,另研) 当归 熟地黄 人参 酸枣仁 茯神 柏子仁(各一两) 犀角沉香(各五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四五十丸,薄荷汤食后吞下,一日三服。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真珠丸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