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6 16:34:07

胡葱

胡葱
(宋《开宝》)
【释名】蒜葱(《纲目》)、回回葱。
时珍曰︰按︰《孙真人食忌》作葫葱,因其根似葫蒜故也。俗称蒜葱,正合此义。元人《饮膳正要》作回回葱,似言其来自胡地,故曰胡葱耳。
【集解】志曰︰胡葱生蜀郡山谷。状似大蒜而小,形圆皮赤,梢长而锐。五月、六月采。
保升曰︰葱凡四种︰冬葱夏枯;汉葱冬枯;胡葱茎叶粗短,根若金灯;葱生于山谷。
颂曰︰胡葱类食葱,而根茎皆细白。或云︰茎叶微短如金灯。或云︰似大蒜而小,形圆皮赤,梢长而锐。
时珍曰︰胡葱即蒜葱也,马志、韩保升所说是矣,非野葱也。野葱名葱,似葱而小。胡葱乃人种莳,八月下种,五月收取,叶似葱而根似蒜,其味如薤,不甚臭。江西有水晶葱,蒜根葱叶,盖其类也。李鹏飞《延寿书》言胡葱即子,盖因相似而误尔。今俗皆以野葱为胡葱,因不识蒜葱,故指葱为之,谬矣。
【修治】曰︰凡采得依纹擘碎,用绿梅子相对拌蒸一伏时,去梅子,砂盆中研如膏,瓦器晒干用。
【气味】辛,温,无毒。
时珍曰︰生则辛平,熟则甘温。
诜曰︰亦是薰物。久食,伤神损性,令人多忘,损目明,绝血脉,发痼疾。患胡臭、齿人,食之转甚。
思邈曰︰四月勿食胡葱,令人气喘多惊。
【主治】温中下气,消谷能食,杀虫,利五脏不足气(孟诜)。
疗肿毒(保升)。
【发明】时珍曰︰方术煮溪涧白石为粮,及煮牛、马、驴骨令软,皆用胡葱,则亦软坚之物也。陶弘景言葱能化五石,消桂为水,则是诸葱皆能软石。故今人采葱煮石,谓之胡葱也。
【附方】新一。
身面浮肿,小便不利,喘急︰用胡葱十茎,赤小豆三合,硝石一两,以水五升,煮葱、豆至熟,候水干,入硝石,同擂成膏。每空心温酒服半匙。(《圣惠方》)

【主治】中诸肉毒,吐血不止,萎黄悴者,以一升,水煮,冷服半升,日一夜一,血定乃止(孟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