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6 16:43:55

翘摇

翘摇
(《拾遗》)
【释名】摇车(《尔雅》)、野蚕豆(《纲目》)、小巢菜。
藏器曰︰翘摇,幽州人谓之翘饶。《尔雅》云︰柱夫,摇车(俗呼翘摇车)是矣。
蔓生细叶,紫花可食。
时珍曰︰翘摇,言其茎叶柔婉,有翘然飘摇之状,故名。苏东坡云︰菜之美者,蜀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元修菜。陆放翁诗序云︰蜀蔬有两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田中,吴地亦多,一名漂摇草,一名野蚕豆。以油炸之,缀以米糁,名草花,食之佳,作羹尤美。
【集解】藏器曰︰翘摇生平泽。蔓生如KT豆,紫花。
时珍曰︰处处皆有。蜀人秋种春采,老时耕转壅田。故薛田诗云︰剩种豌巢沃晚田。蔓似KT豆而细,叶似初生槐芽及蒺藜,而色青黄。欲花未萼之际,采而蒸食,点酒下盐,羹作馅,味如小豆藿。至三月开小花,紫白色。结角,子似豌豆而小。
【气味】辛,平,无毒。
诜曰︰煮食佳,生食令人吐水。
【主治】破血,止血生肌。捣汁服之,疗五种黄病,以瘥为度(藏器)。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令人轻健,长食不厌,甚益人(孟诜)。止热疟,活血平胃(时珍)。
【附方】新二。
活血明目︰漂摇豆为末,甘草汤服二钱,日二钱。(《卫生易简方》)。
热疟不止︰翘摇杵汁服之。(《广利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