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散及汤
《时方妙用》半夏散及汤半夏 桂枝 炙草
各等分为末.白饮和服二钱.日三服.不能服散者.用水一杯.煮七沸.入散三钱.更煮三
引用:《时方妙用》半夏散及汤
下载:《时方妙用》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半夏散及汤
治少阴咽痛。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各别捣筛已,合治之,(各研另秤,则分量准。)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咽痛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
以水一升
半夏散(及)汤(此一方二法∶咽痛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桂甘草,少阴咽痛服之好。(此即桂枝甘草汤加半夏一味,但分两不同,便治证迥别,后人何得以古方轻于加减也。)身不发热脉细微,恶寒欲吐方堪捣。(按“少阴病”三字,所该者广,必从少阴诸现证细细详审,然后咽痛知为少阴之咽痛,否则何以知其非君相火炎与风温燥火之咽痛耶?此方所主咽痛,脉必紧细,身不发热,必恶寒欲吐,咽虽痛而不红肿。盖阴寒之气上逆,浊痰痹阻咽喉,故用半夏之辛温,豁其痹阻之痰浊,桂枝之辛热,散其上逆之阴寒,缓以甘草之甘平,和以白饮之谷味,使少阴之邪由经脉而出肌表,悉从太阳开发,则桂枝、半夏治咽痛,庶无劫液之虞。)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半夏散及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括要》半夏散及汤
半夏 桂枝 甘草
主少阴病.咽中痛. 凡曰少阴病者.必兼脉微细.乃知咽痛.多是伏寒于少阴之经.
法当温散.此半夏桂枝之所由用也.和以甘草.盖缓其热耳.若肺家实火咽痛.当与山栀葶苈甘桔.或刺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以三棱针刺之.血出即愈.
引用:《伤寒括要》半夏散及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 pdf 电子书
《伤寒寻源》半夏散及汤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按少阴咽痛.大都上热下寒.不宜寒凉直折.本方用半夏开痰.桂枝散邪.复甘草以缓其急.使无劫液之虞.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须令小冷.少少咽之.此病在上者.但治其上.不欲其犯及中下也.
引用:《伤寒寻源》半夏散(并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半夏散及汤
半夏(洗)桂枝甘草(炙)各等分
右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似不当散
服。
□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注】
少阴病,咽痛不愈,若剧者,咽中为痛所伤,渐乃生疮,不能言语,声音不出,所必然也。以苦酒汤主之,用半夏涤涎,蛋清敛疮,苦酒消肿。则咽清而声出也。
【集注】
程知曰:咽痛忌汗、忌寒下、故甘草、桔梗、苦酒三方,皆用和解之法。惟半夏散及汤,在前条为辛散温解之法也。
引用:《医宗金鉴》半夏散及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