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6 16:52:17

槐耳

槐耳
【释名】槐(《唐本》)、槐菌(《唐本》)、槐鸡(《蜀本》)、赤鸡(《纲目》)、槐蛾。
恭曰︰此槐树上菌也。当取坚如桑耳者。
权曰︰煮浆粥安槐木上,草覆之,即生蕈耳。
【气味】苦、辛,平,无毒。
【主治】五痔脱肛,下血心痛,妇人阴中疮痛(苏恭)。治风破血,益力(甄权)。
【附方】旧三,新三。
肠痔下血︰槐树上木耳,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崩中下血,不问年月远近︰用槐耳烧存性,为末。每服方寸匕,温酒下。(《产宝》方)。
产后血疼,欲死者︰槐鸡半两为末,酒浓煎饮服,立愈。(《妇人良方》)。
蛔虫心痛︰槐木耳烧存性,为末,水服枣许。若不止,饮热水一升,蛔虫立出。(张文仲《备急方》)。
月水不断,劳损黄瘦,暂止复发,小劳辄剧者︰槐蛾(炒黄)、赤石脂各一两,为末,食前热酒服二钱。桑黄亦可。(《圣惠方》)。
脏毒下血︰槐耳(烧)二两,干漆(烧)一两,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圣济总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