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
野菊(《拾遗》)
【释名】苦薏。时珍曰︰薏乃莲子之心,此物味苦似之,故与之同名。
【集解】藏器曰︰苦薏生泽畔,茎如马兰,花如菊。菊甘而薏苦,语曰苦如薏是也。
时珍曰︰苦薏处处原野极多,与菊无异,但叶薄小而多尖,花小而蕊多,如蜂窠状,气味苦辛惨烈。
根、叶、茎、花
【气味】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调中止泄,破血,妇人腹内宿血宜之(藏器)。治痈肿疔毒,瘰癧眼息(时珍)。
【附方】新四。痈疽疔肿︰一切无名肿毒。《孙氏集效方》︰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热服取汗,以渣敷之即愈。《卫生易简方》︰用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握,共捣,入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之,取汗即愈。或六月六日采苍耳叶,九月九日采野菊花,为末。每酒服三钱,亦可。天泡湿疮︰野菊花根、枣木,煎汤洗之。(《医学集成》)
瘰癧未破︰野菊花根捣烂,煎酒服,以渣敷之。自消,不消亦自破也。(《瑞竹堂经验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