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
牛角【释名】角胎。
时珍曰︰此即角尖中坚骨也。牛之有,如鱼之有鳃,故名。胎
藏器曰︰水牛、黄牛者可用,余皆不及。久在粪土烂白者,亦佳。
【气味】苦,温,无毒。甄权曰︰苦、甘。
【主治】下闭血瘀血疼痛,女人带下血。燔之,酒服(《本经》)。烧灰,主赤白痢(藏器)。黄牛者烧之,主妇人血崩,大便下血,冷痢(宗)。黄牛者烧之,止妇人血崩,赤白带下,冷痢泻血,水泄(《药性》)。治水肿
【发明】时珍曰︰牛角,筋之粹,骨之余,而又角之精也。乃厥阴、少阴血分之药,烧之则性涩,【附方】旧三,新三。
大肠冷痢︰牛角烧灰,粥饮服二钱,日二次。(《经验后方》)
小儿滞下︰牛角胎烧灰,水服三方寸匕。(《千金》)
大便下血︰黄牛角一具,末,食前浓煮豉汁服二钱,日三赤白带下︰牛角(烧令烟断)、附子(以盐水浸七度去皮)等分为末。每空心酒服二钱匕。(孙用和方)
鼠乳痔疾︰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塞上方》)
蜂虿螫疮︰牛角烧灰,醋和敷之。(《肘后方》)
角
【气味】苦,寒,无毒。之才曰︰平。
【主治】水牛者燔之,治时气寒热头痛(《别录》)。煎汁,治热毒风及壮热(《牛者治喉痹肿塞欲死,烧灰,酒服一钱。小儿饮乳不快似喉痹者,取灰涂乳上,咽下即瘥(苏颂。出崔元亮方)。
【附方】旧一,新二。
石淋破血︰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普济》)
烧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赤秃发落︰牛角、羊角烧灰等分,猪脂调涂。(《普济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