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肉
獐肉【气味】
甘,温,无毒。
诜曰︰八月至十一月食之,胜羊;十二月至七月食之,动气。多食,令人消渴。
者,食之发痼疾。不可合鹄肉食,成症痼。又不可合梅、李、虾食,病患。
【主治】
补益五脏(《别录》)。
【发明】
弘景曰︰俗云白肉是獐。其胆白,易惊怖也。
诜曰︰肉同麋肉酿酒,良。道家以其肉供养星辰,名为白脯,云不属十二辰,不是腥腻,无时珍曰︰獐胆白性怯,饮水见影辄奔,《道书》谓獐鹿无魂也。
藏器曰︰人心粗豪者,以其心肝曝干为末,酒服一具,便即小胆;若怯者食之,则转怯不知所为。
【附方】
旧二。
通乳︰獐肉煮食,勿令妇知。(《子母秘录》)
消瘤︰用獐肉或鹿肉剖如浓脯,炙热拓之。可四炙四易,出脓便愈。不除,再以新肉用之。(《外台秘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