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鼠
鼬鼠(音佑。《纲目》)
【释名】黄鼠野狼(《纲目》)、鼠(音生去声)、鼠(音谷)、地猴。
时珍曰:按《广雅》,鼠野狼即鼬也。江东呼为。其色黄赤如柚,故名。此物健于捕鼠及禽畜,又能制蛇虺。《庄子》所谓骐骥捕鼠,不如狸者,即此。
【集解】时珍曰:鼬,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赤,其气极臊臭。许慎所谓似貂而大,色黄而赤者,是也。其毫与尾可作笔,严冬用之不折,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
肉
【气味】甘,臭,温,有小毒。
【主治】煎油,涂疮疥,杀虫(时珍)。
心、肝
【气味】臭,微毒。
【主治】心腹痛,杀虫(时珍)。
【附方】新一。
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