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甘露饮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苓甘露饮(刘完素《宣明论方》) 治中暑受湿,引饮过多,头痛烦渴,湿热小便秘
茯苓 泽泻(各一两) 猪苓 白术 肉桂(各五钱) 滑石(四两) 甘草 石膏 寒水石(各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桂苓甘露饮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苓甘露饮
(张子和《儒门事亲》) 治伏暑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虚者。
即河间方中去猪苓,减三石一半,加人参五钱,干葛一两,藿香五钱,木香一分。河间桂苓甘露饮,五苓散加三石甘,(此即五苓散加滑石、石膏、寒水石、甘草。)中暑烦渴秘,清热利湿所宜谙。(王晋三《古方选注》曰∶“消暑在于消湿去热,故用五苓去湿解热。湿热既去,一若新秋甘露降而暑气潜消矣。”)三石减半猪苓去,加参葛藿木此是子和(桂苓)甘露饮,脉虚水逆(水入则吐,名曰“水逆”。)服之堪。霍乱转筋烦益虚去浊用无惭。(程扶生曰∶“吐泻亡津烦渴,法宜补脾胃,生津液,升清降浊,此方最为合度。”喻嘉言《医门法律》曰∶“河间之桂苓甘露饮,用五苓、三石以益胃之虚;子和之桂苓甘露饮,用人参、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虚之”)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桂苓甘露饮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桂苓甘露饮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一两) 滑石(四两) 白术(炒) 猪苓(去皮) 桂心(炒,各五钱)石膏 寒水石(各二两)
夏月引饮过多,小便不利,湿热为患者,此方主之。
三石所以清六腑之热,五苓所以利三焦之湿。河间此方,诚治湿热之简捷者。张子和加人参、甘草,因其脉虚;干葛之加,解其暑渴;木香之加,化其湿气。
引用:《医方考》桂苓甘露饮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时病论歌括新编》桂苓甘露饮
『主治』中暑受湿,引饮过多,头痛烦渴,温热便秘等。
『药物』石膏、寒水石、滑石、甘草、白术、云苓、猪苓、泽泻、肉桂。
『服法』煎服。
引用:《时病论歌括新编》桂苓甘露饮
下载:《时病论歌括新编》chm pdf 电子书
《时病论歌括新编》桂苓甘露饮
『主治』统治湿温湿热。
『药物』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肉桂、滑石、石膏、寒水石。
『服法』煎服。
引用:《时病论歌括新编》桂苓甘露饮
下载:《时病论歌括新编》chm pdf 电子书
《目经大成》桂苓甘露饮
五苓散加滑石 石膏 寒水石 仍斟酌分两,作散为妙。
夏月引饮过多,太阳受伤,致小便不利,湿热上攻眼目。亟用三石以清热,五苓以利湿。河间此方,诚为甘露。张子和加人参、甘草,因脉虚而补气。加木香、干葛,欲化湿以除烦。
诗曰∶寒水流滑石,猪术沾膏泽,桂苓活火煎,甘露清炎热。
引用:《目经大成》桂苓甘露饮
下载:《目经大成》chm pdf 电子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桂苓甘露饮
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
白茯苓(去皮) 白术(土炒) 猪苓(去皮) 滑石(研,各二两) 寒水石(研) 甘草(炙) 泽泻(各一两) 肉桂(去皮,五钱)
上为末,拌匀,每服二钱,热汤冷水任下,入蜜少许更妙。
引用:《增订叶评伤暑全书》桂苓甘露饮
下载:《增订叶评伤暑全书》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