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
象(宋《开宝》)
【释名】
时珍曰︰许慎《说文》云︰象(字篆文),象耳、牙、鼻、足之形。王安石《字说》云︰象牙感雷而文生,天象感气而文生。故天象亦用此字。《南越志》云︰象闻雷声则牙花暴出,逡巡复没。《古语》云︰犀因望月纹生角,象为闻雷花发牙。伽耶(出《北户录》)。
【集解】
颂曰︰《尔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今多出交趾、潮、循诸州。彼人捕得,争食其肉,云肥脆堪作炙。陈藏器云︰象具十二生肖肉,其本肉,炙食、糟食更美。又胆不附肝,随月在诸肉间,如正月即在虎肉也,随四时,春在前左足,夏在前右足,秋后左足,冬后右足也。淳化中一象春不获,使问铉。铉以此对,果得于前左足。世传荆蛮山中亦有野象。然楚、惟西方拂林、大食诸国,乃多白象。樊绰?《云南记》、平居诲?《于阗行时乘之。
目才能回食物饮水皆以鼻卷入口,一身之力皆在于鼻,故伤之则死耳。后有穴,薄如鼓口内有食齿,两吻出两牙夹鼻,雄者长六七尺,雌者才尺余耳。交牝则在水中,以胸相贴,与诸兽不同。许慎云︰三年一乳。《古训》云︰五岁始产,六十年骨刍、豆、甘蔗与酒,而畏烟火、狮子、巴蛇。南人杀野象,多设机阱以陷之;或埋象鞋于路,以贯其足。捕生象则以雌象为媒而诱获之,饲而狎之,久则渐解人言。使象奴牧之,制之以钩,左右前后罔不如命也。其皮可作甲KT鼓,湿时切条,可贯器物。
甄权曰︰西域重象牙,用饰床座。中木牙潜易取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