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回复: 0

茜草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1: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茜草
(《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苗根。
【释名】(音茜)、茅(音搜)、茹(音如闾)、地血(《别录》)、染绯草(《蜀本》)、血见愁(《土宿》)、风车草(《土宿》)、过山龙(《补遗》)、牛蔓。
《本草》言东方有而少,不如西方多,则西草为茜,又以此也。陆玑云︰齐人谓之茜,徐人谓之牛蔓。又草之盛者为,牵引为茹,连覆为,则所化之说,恐亦俗传耳。《土宿真君本草》云︰四补草,其根茜草也。一名西天王草,一名四
藏器曰︰有名未用,苗根,即茜根也。茜、苗二字相似,传写之误尔。宜并之。
【集解】《别录》曰︰茜根生乔山川谷。二月、三月采根曝干。
又曰︰苗根生山阴谷中。蔓草木上。茎有刺,实如椒。
弘景曰︰此即今染绛茜草也。东间诸处乃有而少,不如西多。《诗》云茹在阪者是也。
保升曰︰染绯草,叶似枣叶,头尖下阔,茎叶俱涩,四、五叶对生节间,蔓延草木上。根紫赤色,所在皆有,八月采。
颂曰︰今圃人亦作畦种莳。故《史记》云︰千亩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言其利浓也。
时珍曰︰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延数尺。方茎中空有筋,外有细刺,数寸一节。每节五叶,叶如乌药叶而糙涩,面青背绿。七、八月开花,结实如小椒大,中有细子。

【修治】曰︰凡使,用铜刀于槐砧上锉,日干,勿犯铅铁器。勿用赤柳草根,真相似,只是味酸涩。误服令人患内障眼,速服甘草水解之,即毒瓦斯散。
【气味】苦,寒,无毒。权曰︰甘。大明曰︰酸。入药炒用。震亨曰︰热。
元素曰︰微酸、咸,温。阴中之阴。
《别录》曰︰苗根︰咸,平,无毒。
之才曰︰畏鼠姑。汁,制雄黄。
【主治】寒湿风痹,黄胆,补中(《本经》)。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跌蛊毒。久服益精气,轻身。可血泻血(甄权)。脓。酒煎服(大明)。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时珍)。
【发明】藏器曰︰茜草主蛊毒,煮汁服。《周礼》︰庶氏掌除蛊毒,以嘉草攻之。嘉草者,荷与茜也,主蛊为最。
震亨曰︰俗人治痛风,用草药取速效。如石丝为君,过山龙等佐之。皆性热而燥,不能养阴,却能燥湿病之浅者。湿痰得燥而开,瘀血得热而行,故亦暂效。若病深而血少者,则愈劫愈虚而病愈深矣。
时珍曰︰茜根赤色而气温,味微酸而带咸。色赤入营,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手足厥阴血分之药也,专于行血活血。俗方用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名医别录》言其久服益精气轻身,《日华子》言其泄精,殊不相合,恐未可凭。
【附方】旧三,新八。
吐血不定︰茜根一两,捣末。每服二钱,水煎冷服。亦可水和二钱服。(周应《简要济众方》)
吐血燥渴及解毒︰用茜根、雄黑豆(去皮)、甘草(炙)等分。为末,井水丸弹子大。每温水化
鼻血不止︰茜根、艾叶各一两,乌梅肉二钱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乌梅汤下五十丸。(《本事方》)
阿胶、侧柏叶(炙)、黄芩各五钱,生地黄一两,小一盏半,煎七分,入发灰服之。(唐瑶《经
女子经闭︰方见前发明。
心瘅心烦内热︰茜根,煮汁服。(《伤解中蛊毒,吐、下血如烂肝︰茜草根、荷叶各三两。水四升,煮二升,服即愈。自当呼蛊主姓名也。(陈延之《短剧方》)
黑髭乌发︰茜草一斤,生地黄三斤(取汁)。以水五大碗,煎茜绞汁,将滓再煎三度。以汁同地黄汁,微火煎如膏,以瓶盛之。每日空心温酒服半匙,一月髭发如漆也。忌萝卜、五辛。(《圣济录》方)
预解疮疹,时行疮疹正发,服此则可无患︰茜根煎汁,入少酒饮之。(《奇效良方》)
【附录】血藤(宋《图经》)
颂曰︰生信州。叶如叶,根如大拇指,其色黄。彼人五月采用,攻血治气块。
时珍曰︰按︰虞抟云︰血藤,即过山龙,理亦相近,未知的否?姑附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10:46 , Processed in 1.048896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