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回复: 0

高山紫菀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5: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高山紫菀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Gāo Shān Zǐ Wǎn
【英文名】root of Alpine Aster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紫菀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alpinus L.[A。 pulchellus Willd]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原形态】高山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10-35cm。根茎粗壮,有丛生的茎和莲座状叶丛。茎直立,不分枝,基部被枯叶残片,被密或疏毛,下部有密集的叶残片,被密或疏毛,下部有密集的叶。下部叶匙状或线状长圆形,长1-10cm,宽0.4-1.5cm,先端圆形稍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全缘;中部叶长或稍有腺点;中脉及三出脉在下面稍凸起。头状花序在茎端单生。总苞半于形;总苞片2-3层,外层全部草质,内层边缘膜质,边缘常紫红色,被密或疏柔毛。舌状花35-40个,舌片紫色、蓝色或浅红色;管状花花冠黄色,裂片长约1mm;花柱附片长0.5-0.6mm。冠毛白色,另有少数在外的极短的糙毛。瘦果长圆形,基部较狭,褐色,被密绢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坡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等地。
【化学成份】根含脂肪酸(fatty acid)[1],毛叶酯(lachnl-phyllum ester)[2]。地上部分含6α-当归酰氧基-1-氧代-2,3-二氢西洋红素(6α-angeloyoxy-1-oxo-2,3-dihydrosalviarin),6β-羟基-7,8-去氢三楔旱地菊素A(6β-hydroxy-7,8-dehydrobacchotrcuneatin A)[3]。
【性味】味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风热头痛;结膜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解毒、止咳之功效。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8 12:40 , Processed in 1.11098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