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回复: 0

新疆放羊娃下山养殖致富路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1 14: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讯:

  2014年1月18日,平凡的一天,一群平凡的人各自忙碌着。一早起来,吐尔地.铁木尔便开始烧火煮饲料,圈里的羊听到动静,“咩咩”的叫着。半晌午时,佘贵成转到羊圈里,看看怀孕的母羊,瞅瞅未断奶的羊羔,随口给雇工交代几句。在艾尼瓦尔.斯迪克的羊圈边,他正细致地配着饲料,心里盘算着给哪个圈里的羊多添些料。

   一次在棉花地里,母羊突然产羔了,韩锦华快速跑上前助产,之后把一对双羔抱到了车上……

  在且末,上述的养羊人也许并不熟识,但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且末县轰轰烈烈发展畜牧业的当下,诸多有想法、有胆量、敢尝试、敢闯荡的人,纷纷投身畜牧业发展。

  这些人中,有牧民、农民、商人、大学生……他们用智慧、魄力和汗水,在大漠边陲谱写着一曲现代牧歌。

  放羊娃下山搞育肥
  70岁的铁木尔.阿西木,是库拉木拉克乡库拉木拉克村人,这个村子位于且末的山上,村民们世代放牧。

  “我当过24年村干铂剩余的时间都在放牧,现在年龄大了,走不动了,就没有放了。”铁木尔.阿西木说,自己的八个孩子,从小都学会了放羊。

  儿子吐尔地.铁木尔小学毕业后,就在山上放羊了,一放就是20年。

  六年前,一个和田人上山买羊时,说起了育肥的事儿。吐尔地.铁木尔兄弟心动了,两人商量了一个晚上,决定下山种地、做羊生意。

  从传统牧民到农民和商人的转型,兄弟俩摸索了几年。当两人逐渐摸到门道时,正值且末县大力发展畜牧业,两人的干劲更足了。

  2013年春天,库拉木拉克乡在巴什克其克村选址,开始兴建牧民定居点养殖小区,24个羊圈逐步盖起来了。

  当第一个羊圈盖好时,吐尔地.铁木尔兄弟俩找到库拉木拉克乡党委书记宋飕申请使用这个羊圈。

  “两人说想扩大养殖规默但没有大羊圈,这样的需求应该鼓励和扶持。”宋炜说,乡政府仅收取了一点圈舍维护费,就把这座羊圈提供给了兄弟俩使用。

  吐尔地.铁木尔兄弟又召集了两个亲友,借了一笔钱,开始搞圈养育肥。

  2013年9月,四个人上山分头买羊,专挑半大的公羊,花了44万元买了450只。放养一个月后,这群羊被运到了山下的羊圈,开始精细化喂养。

  两个月后,这批羊出栏了,卖了59万元。几个人一算账,除掉养殖成本,纯收入8.5万余元,平均每只羊挣了约190元。

  看到有人挣钱了,不少牧民都开始找乡政府要羊圈。
  “牧民的积极性高了,畜牧业的发展就有希望了,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要扶持。”宋炜说,养殖小区的饲草料地也搞好了,开春就可以种了。

  目前,吐尔地.铁木尔等人又买了一批羊,正在圈养育肥。他们计划挣上几笔钱,等资金量充足了,准备搞繁育。

  看着儿子们的成绩,铁木尔.阿西木感触很深:“传统的放牧模式该改革了,现代化的养殖技术更重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05:07 , Processed in 1.136998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