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猪采食量的调控措施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2-2 2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采食量是保证动物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是影响肉用家畜体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随着生产性能的提高,特别是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提高,猪的主动采食量却没有增加,甚至在减少,猪的采食量一般达不到理想要求,造成所采食饲料中用于维持需要的比例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生产实践中,动物采食量的重要性与作用常被过低估计,这将不可避免地对猪的生长和养殖场的效益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阐述了采食量的重要性、采食量的调节机制、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调控采食量的因子研究进展等问题。
  1采食量的重要性
  1.1 繁殖
  长期以来,已经证实繁殖性能依赖于充足的营养,营养不足延缓发情,影响成年动物的繁殖性能。早期的研究工作表明,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对后续的繁殖性能没有影响。但是,在过去数十年的育种工作中,对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性状的选育降低了采食量,减少了初情期的体脂,延迟了体成熟,提高了泌乳力,从而使第1个泌乳期的体重损失较为严重,导致断奶至再发情间隔延长、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下降,胚胎存活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母猪不发情,甚至有可能缩短母猪的种用期。泌乳期是给予最佳营养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摄入能量不足严重影响再配效率。尽管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讨论雌性动物的营养与繁殖作用,但是雄性动物的繁殖性能也是依赖于充足的采食量。营养不良的一个结果就是减少了体内促性腺激素分泌。相反,猪采食量的提高与体内血中黄体生成素(LH)分泌呈正相关联系,研究表明,泌乳期母猪的LH分泌水平如果较高,断奶后母猪可提早发情。在配种前期(潮红期),提高动物采食量,并且超过维持水平时,可以提高动物的繁殖效率。
  1.2泌乳
  在泌乳期,普遍接受的管理目的是使动物获得最佳采食量。母猪产仔后,要分泌大量乳汁来喂养仔猪,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量因而很大,如果采食量不足则难以满足泌乳的营养需要。泌乳期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是通过激素的作用来实现的。分娩后血中催乳素下降,生长激素由于能量处于负平衡而维持较高的水平,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l)水平则由于体内处于分解代谢状态而逐渐降低。Koketsu等报道,泌乳期采食量较低的母猪,其血清胰岛素和血浆葡萄糖含量低于采食量较高的母猪。Zak等报道,在泌乳期无论是前3周还是第4周限饲的母猪,其血浆中胰岛素和IGF-l含量均低于泌乳期28 d自由采食的母猪。由于高水平的胰岛素和IGF l及低水平的生长激素可促进卵的发育,泌乳期能量的负平衡不利于胰岛素和IGF-l的水平升高,因此泌乳期采食量低下会引起繁殖障碍。在猪方面,采食量和乳产量的相关性已经达成了共识。在泌乳期时,母猪的采食量将影响产奶量、仔猪营养状况及再配性能。提高环境温度可以降低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仔猪生长受到抑制。
  1.3生长
  采食量是动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家畜的新生儿时期是一个特定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效率阶段。对动物早期生长优势的重视并能维持,对后期的生长和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想获得可观的利润,就要减小应激因素,增加能量摄入,以便幼畜获得最佳采食量。母猪的产奶量常常限制仔猪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当达到断奶时,饲喂高脂替代品的仔猪明显重于母猪哺育的仔猪。人工饲喂或母猪哺育的仔猪胴体品质没有差别。
  1.4其他方面
  随着对食欲控制机制的了解,已发现通过外源刺激、自然加速动物生长及效率条件下,提高采食量的新应用领域。注射猪促生长激素(PST)可明显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效率,但其副作用是抑制食欲。在快速生长时期,用促生长激素处理可提高采食量,则不受抑制,这为了解生长限制因子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6 05:30 , Processed in 1.104304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