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回复: 0

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从抓繁殖猪群管理开始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3 01: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种猪,这些种猪都是经过高强度选育的品种,由于国内部分猪场在选育上的误区,培育出一群具有高的生长日增重,较低的背脂厚度的猪群,使现在的母猪与其祖先比较对营养变得更加敏感,对饲养管理的每个环节的要求也更加精准,否则母猪繁殖力就会不尽人意。母猪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又是高度变异的性状。因此,抓繁殖猪群管理,是生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笔者就本人两次到美国猪场考察的体会为基础并结合多年的养猪生产管理实践谈点浅见,以飨读者。
  1科学选择种猪,不能一味地追求种猪的健美体型
  作为育种场,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育种方案。再根据育种方案制定适合自己猪群特点的《场内选种规程》,明确自己培育种猪的类型,是作父系,还是作母系。然后根据目标持久系统地进行定向培育,并制定生产指标等级标准,把合乎目标的、等级高的留下作种用,以不断地提高和改良种猪群。考虑到提高猪群繁殖性能水平,在选择繁殖力高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的前提下,以下几个性状可供参考:
  (1)以改进生长速度、繁殖力和群体整齐度为重点,兼顾体型外貌,特别是四肢的结实度。
  (2)选择指标为目标体重日龄、背膘厚、胎产活仔和离奶至配种间隔。
  (3)达lOOkg体重日龄l60d、背膘厚♂1.20cm及♀l.30cm、胎产活仔9.5头、离奶至配种间隔25天。
  (4)要求腮小无坠肉,臀部不过度丰满,腹线微弧状而不紧收,体质微疏松而不过分紧凑。体长1lOcm以上、臀宽28cm以上。
  (5)正确处理选种和定向培育的关系。选种是基础,定向培育是关键。离开了定向培育,选种工作就成了消极地等待上帝的恩赐。这一理论既是对自然和人类实践的客观总结,也完全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关于内因与外因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原则。
  2建立合理、健康的猪群胎次结构
  (1)要使胎次分布达到最佳,需要使主动和被动淘汰最佳化。淘汰母猪主要原因有:
  ①繁殖障碍:需要反复配种才能受胎,不发情,未能分娩,窝产仔数少,母性差等等;
  ②运动障碍:躯体结构有问题,肢蹄疾患,骨软骨病,受到伤害;
  ③退行性变:极端体况,疾病,流产,泌乳障碍;
  ④遗传改良速度加快。
  (2)在生产记录中,许多猪场的母猪平均胎次达到6~7胎,老龄母猪经历了多次的繁殖和泌乳后,通常有高的死胎率。因此,母猪在7胎后即便是体况很好,但产活仔数下降了,就考虑该淘汰了。
  (3)严格遵守淘汰标准,实施现场控制与检定,最好是每批断奶母猪检定一次,保持合理、健康的猪群胎次结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17:27 , Processed in 1.175820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